2009年4月14日星期二

不宁腿综合症

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症状与体征分离,安静状态下表现严重,活动后反而消失,多发生在夜间睡眠时。 以成年人发病为多。属于中医学中“痉病”的范畴。不宁腿综合征扰乱睡眠的问题已经引起国际医学界的充分重视,在美国还成立了不宁腿综合征基金会,帮助患者进行治疗和筹集资金进行临床科学研究。

不宁腿综合征-发病原因

  本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常并发于胃部手术以后、尿毒症、酒精中毒、精神因素对发病具有一定重要性。特别是在构思、看电影、和戏剧时容易出现症状。有人认为本病是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感染性疾病、维生素缺乏、糖尿病及各种贫血等可能为发病因素。有人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同一家族人群中可有数人发病。[2]有人提及使用苯噻嗪,突然停用巴比妥类药物可以诱发本病。有人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新陈代谢产物异常堆积在肌肉中引起。亦有报道与CAPD(腹膜透析)不充分或者局部血液循环运行障碍有关。

  本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中原发性病因不明,儿童患者常有家族遗传史。继发性者多有神经系统疾病。

不宁腿综合征-临床表现
  1症状 主要发生在下肢,尤其是小腿有一种难以表达的特殊不适感觉,迫使患者下肢不停地运动,双侧同时受累或者在一侧表现明显。安静时发作,夜晚或者休息一段时间后症状更为严重,有时仅仅持续数分钟,严重的则整夜不停,活动下肢可以使症状明显减轻,但患者在休息或入睡以后症状会明显加重,成为严重失眠的主要原因。

  2体征 夜间安静睡眠时,从一侧下肢到另一侧下肢出现交替性的、周期性的肌肉活动亢进,可见下肢肌肉的交替性不适。

  3物化检查 一般没有阳性结果发现,有时可有下肢发凉,或者中度贫血,血清铁降低。神经系统检查、肌肉电图、肌肉活组织检查均正常,可有患侧肢体的血管紧张度增高,血流量降低。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

不宁腿综合征-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原发性RLS的诊断标准为:

  ⑴双腿不适(麻刺感、刺痛感、紧张、疼痛)伴有不可控制的机体运动。

  ⑵症状在休息时出现,主要在晚间,可以影响入睡;病情严重随时变化(如每周、每月不同),可以累及上肢。

  ⑶通过对肢体的某些手法操作(如揉搓、摇动、跺脚、走动)可使症状部分或者彻底缓解。

  ⑷无其他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鉴别诊断

  ⑴静坐不能症(akathisiaアカシジァ 坐位保持不能症) 多为长期使用抗精神疾病药物和安定类药物人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有时即便少量使用也可以出现,患者常主诉自己焦虑不安,腿脚不能着地,严重的患者常反复站立,来回走动,症状表现夜间比白天明显。使用抗焦虑治疗有效。

  ⑵睡眠中周期性腿动(periodic leg movement in sleep) 在夜间睡眠中,出现周期性的两侧足部肌肉的不随意运动。常与不安腿综合症同时存在,两者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单独发病时不伴有感觉异常,睡眠中因下肢运动而导致觉醒,患者经常主诉有失眠。

  ⑶下肢疼痛足趾运动症(painful legs and moving toes) 下肢和足部疼痛,伴有不适感,足趾出现特征性的不随意运动,一侧肢体或者两侧肢体均可以出现,这种病人下肢可以出现异常性疼痛,常可以持续存在。下肢的不随意运动主要表现为足趾的伸曲和内外旋转、足关节的屈伸,与不安腿综合症疼痛的性质、特点不同。常见于跟痛症、腰痛、坐骨神经痛等脊髓和神经末梢疾病。

  ⑷肢端感觉异常(acroparesthesia,末梢足趾バレステジ- ) 夜间睡眠中手指和足指出现麻木,针刺般的疼痛,由于疼痛而经常觉醒。成年女性多见。好发于下肢的末端。

  美国睡眠医学研究会的睡眠障碍国际分类中不宁腿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997年)

  诊断标准:

  1、患者主诉夜间腿部有不愉快的感觉或夜间入睡困难。

  2、腓肠肌内有一种非常不愉快的身体感觉,常伴有腿部出现一时性疼痛和瘙痒;

  3、不舒服的感觉可以通过移动肢体得到缓解;

  4、多导睡眠图显示睡眠时肢体有运动。

  5、不能用内科和精神科障碍解释其症状。

  6、可以有其他睡眠障碍存在。

  最低诊断标准:1+2+3

  严重程度标准:

  轻度:偶尔周期性发作,轻微影响患者入睡,但不会引起明显的困扰。

  中度:一周内发作不超过2次,可以冒险延迟入睡时间,中度干扰睡眠,轻微影响白天的功能。

  重度:一周内发作超过3次,严重干扰夜间的睡眠,明显影响白天的功能。

  病程标准:

  急性期:2周以内。

  亚急性期:超过2周,但在3个月以内。

  慢性期:3个月以上。

不宁腿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治疗

  1、一般治疗 临睡前用温水洗脚,或用艾叶水洗下肢。按摩局部肌肉。

  2、对症治疗 如有贫血,则应纠正贫血。如在妊娠期发作,则分娩后症状可以消失。

  3、药物治疗

  ⑴肌醇1g,每晚1次服用。

  ⑵使用血管扩张剂,如烟酸、山莨菪碱5mg治疗。每日1次。

  ⑶使用多巴胺能药物或多巴胺促效剂,如美多巴125-250mg,信尼麦125mg,每日1次。国内较少用。

  ⑷抗痉剂 如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均为0.1g,睡前一次服用。

  ⑸使用维生素B1 100mg,,维生素B2 50mg,轮流在委中、承山或者沿腓神经干的体表部位注射,每日患肢一穴1次,5天为一个疗程。

  4、中医治疗 白芍10g,甘草10g,木瓜18g,怀牛膝18g,水煎服。

  白芍12g,生甘草6g,生牡蛎30g(先煎),山药10g,木瓜10g,威灵仙10g,水煎服。

2009年4月3日星期五

KSS疾病概述(线粒体肌病)

线粒体脑肌病是一组因线粒体DNA(mtDNA)或细胞核DNA突变导致的线粒体功能异常的疾病, 以骨骼肌、脑、心脏、内分泌腺体等能量需求较高的组织受累为主, 可分为慢性进行性眼外肌瘫痪、KearnsSayre 综合征(KSS)、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和肌阵挛性癫疒间伴肌肉破碎红纤维(MERRF)。Kearns和Sayre[1]在1958年首次对KSS进行报道,该病是线粒体脑肌病的一种亚型,主要病因是mtDNA发生突变,使编码线粒体在氧化代谢过程中所必需的酶或载体发生障碍,糖原和脂肪酸不能进入线粒体或不能被充分利用,故不能产生足够的三磷酸腺苷(ATP)以维持细胞正常功能,产生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凋亡。KSS最常见的mtDNA突变是mtDNA 8468~13446位之间4979 bp片段的缺失[2];mtDNA的A3243G点突变也可在少数患者中检测到[3]。由于该病较少见,疾病早期易误诊,且尚无明确诊断标准,现将KSS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综述如下。

1 临床表现

KSS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疾病,可累及眼、肌肉、神经系统、心脏、肾脏和内分泌腺体等高能量需求的器官组织。该病常为散发病例,无显性家族史。早在1958年Kearns和Sayre报道KSS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CPEO)、视网膜色素变性和心脏传导功能障碍三联征为主要特征的线粒体脑肌病。目前有人又提出了另一种KSS三联征[2],即20岁以前起病、CPEO和视网膜色素变性。尽管略有不同,但两者都强调了CPEO和视网膜色素变性是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CPEO表现为双眼睑下垂、眼外肌全部瘫痪,但未累及瞳孔。部分病例还可有咽部肌肉和四肢肌肉无力。视网膜色素变性表现为视网膜上皮细胞脱失、色素斑形成、视神经萎缩、眼底血管变细、视力受损。KSS神经系统病变的表现为智力发育迟缓、认知功能障碍、卒中样发作、锥体外系症状(震颤、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和真性或假性延髓麻痹引起的吞咽困难等[4]。CPEO或KSS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通常表现为局灶性,包括视觉处理和构造、执行功能、注意力、抽象力减退,但言语和视觉的长时性记忆力、言语理解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未受到明显影响[5]。KSS患者常合并神经性耳聋,患者有听力下降,某些患者虽没有感到听力减退,但听力学检查可发现异常。KSS患者听力受损的特点为双侧、对称性,以高频听力受损为主,呈慢性进行性加重[6]。有报道[7]57%的KSS患者有心脏病表现,包括心源性晕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脏骤停,心脏的传导系统常受到影响,表现为心室间传导时间延长、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心脏传导系统严重受累是导致恶性心律失常、晕厥和心脏骤停的重要原因,KSS患者可因QT间期延长或三束支传导阻滞导致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晕厥反复发作和心跳骤停[8]。因此,心脏病变是影响KSS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KSS也累及内分泌系统,10%的KSS患者合并糖尿病,某些KSS患者表现无症状性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产生障碍引起的,约一半的患者需要胰岛素治疗[9]。其他内分泌疾病在KSS患者中也较常见,如生长发育迟缓占38%、性腺功能障碍占20%、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占7%~8%[10]。有报道[11]KSS还可合并自身免疫性Addison病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此外,还有报道KSS患者合并肾脏病变,主要累及肾小管。Eviatar等[12]报道1例以肾小管酸中毒为首发症状的KSS,表现为呕吐、消瘦伴低钙血症和手足抽搐,随后相继出现双眼睑下垂、眼外肌瘫痪、视网膜色素沉着、心脏传导阻滞等症状。局灶性细胞色素C氧化酶缺乏还可出现ToniDebréFanconi综合征[13],表现为高磷酸盐尿、高氨基酸尿和葡萄糖尿等肾小管功能障碍。

2 实验室检查

KSS患者多项实验室检查可发现异常。(1)血乳酸和丙酮酸水平升高,运动试验更具敏感性,即运动后10 min后测血乳酸和丙酮酸值,线粒体肌病患者在运动后,血乳酸水平升高,丙酮酸无变化,休息10 min后乳酸仍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且乳酸/丙酮酸的值大于正常(4~12);正常情况下,运动10 min后两者升高,但休息10 min后应恢复到原来水平。(2)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延长、Ⅱ°或Ⅲ°房室传导阻滞;(3)脑脊液蛋白和乳酸水平升高,蛋白含量通常>1 g/L;少数患者脑脊液叶酸水平降低;(4)肌电图多呈非特异性肌源性损害改变;神经传导速度正常;(5)头颅MRI检查通常可见皮质下白质、大脑深部白质和丘脑T2WI高信号灶,也常见于脑干背侧或腹侧和小脑;除此以外还可见到大脑皮质和小脑皮质萎缩;(6)肌肉病理改变:光镜下Gomori三色染色可见大量的破碎红纤维(RRF),RRF是线粒体发生结构功能异常、增生聚集所致;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染色可见散在分布的COX缺失纤维;SDH染色见有RRF肌纤维肌膜下氧化酶染色加深;电镜下可见异常线粒体数目增多,线粒体嵴排列紊乱,有时线粒体内可见晶状格包涵体。

3 诊断

KSS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最终确诊则依赖于肌肉活检。根据KSS患者的的临床表现是否满足三联征,分为完全型KSS和不完全型KSS,即完全型KSS符合三联征(CPEO、视网膜色素变性和心脏传导功能障碍),不完全型KSS仅为CEPO或伴有其他一项。2002年Bernier等[14]提出了关于线粒体脑肌病的诊断标准,该标准含主要诊断指标和次要诊断指标,并根据对诊断标准不同的满足情况,分为明确诊断、很可能和可能诊断,见表1。本院曾收治1例KSS患者,同时有眼肌、耳、心脏、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病变的临床表现,肌活检COX(-)肌纤维> 2%,符合Bernier诊断标准的2条主要诊断标准,有KSS三联征中的两条,即CEPO和心脏传导阻滞,为不完全型KSS。

表1 线粒体脑肌病的诊断标准项目表现或改变主要诊断指标1 临床临床完全符合线粒体脑肌病或线粒体细胞病必须完全符合以下3种情况:a:无法解释的多系统症状组合,这些是呼吸链疾病特定的组合症状;临床症状必须至少包括3个系统器官表现,即神经系统、肌肉、心脏、肾脏、营养、肝脏、内分泌、血液、耳、眼、皮肤b:临床过程呈进行性发展合并突发的恶化或有家族史能强烈提示mtDNA突变(至少有一个母系亲属而不是先证者的表现提示是一种很可能或确定的呼吸链疾病)c:通过适当的检测,包括代谢产物、酶或基因突变检测、影像学、电生理和组织学检查排除其他可能的代谢性或非代谢性疾病2 组织学在骨骼肌中出现≥2%的RRF3 酶学a:50岁以下患者肌活检COX(-)肌纤维> 2%b:50岁以上患者肌活检COX(-)肌纤维> 5%c:一种组织中任何呼吸链复合物活性<20%d:一种细胞系中任何呼吸链复合物活性<30%e:两种或两种以上组织中同一种呼吸链复合物活性<30%4 生化功能成纤维细胞ATP合成速率低于平均值3个标准差以上5 细胞分子学发现肯定相关的细胞核DNA或mtDNA 异常次要诊断指标1 临床完全符合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表现2 组织学a:30~50岁患者RRF比例1%~2%b:30岁以下患者出现RRFc:16岁以下患者肌膜下线粒体蓄积比例> 2%d:电镜下见任何组织中广泛线粒体异常3 酶学a:呼吸链复合物表达缺陷b:一种组织中任何呼吸链复合物活性20%~30%c:一种细胞系中任何呼吸链复合物活性30%~40%d:两种或两种以上组织中同一种呼吸链复合物活性30%~40%4 生化功能 a:成纤维细胞ATP合成速率低于平均值2~3个标准差 b:成纤维细胞无法在半乳糖替代葡萄糖介质的培养基中生长5 细胞分子学发现可能相关的细胞核DNA或mtDNA 异常6 代谢一个或更多的代谢产物提示呼吸链功能破坏 注:符合2个主要诊断指标或1个主要诊断指标及2个次要诊断指标的即为确诊线粒体脑肌病;符合1个主要诊断指标和1个次要诊断指标或至少3个次要诊断指标的为很可能线粒体脑肌病;符合1个主要诊断指标或2个次要诊断指标,其中1条必须是临床指标,为可能线粒体脑肌病

4 治疗

目前对KSS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对症治疗:KSS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疾病,基于不同器官受损,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心脏病变常是KSS主要的致死病因,其中又以心脏传导阻滞最多见,可植入心脏起搏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2002年)关于心脏起搏器植入指南[15]中指出,神经肌肉疾病包括KSS、强直性肌营养不良、Erbs肌病的患者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时,无论有无临床症状均应植入心脏起搏器。对于有感音性耳聋,应早期诊断,可植入人工耳蜗改善听力。糖尿病患者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的患者应注意防止其发生抽搐。出现肾小管酸中毒或ToniDebréFanconi综合征,应调整水电解质平衡。(2)药物治疗:各种维生素和辅助因子,如ATP、叶酸、维生素D、辅酶Q10和肌苷。辅酶Q作为线粒体呼吸链上复合物Ⅰ、Ⅱ、Ⅲ之间的连接者和氧自由基清除剂,补充辅酶Q10可增加呼吸链的功能,清除由于呼吸链功能障碍产生的活性氧簇(ROS),对抗氧化应激反应,改善KSS患者的病情,包括心脏传导功能、神经系统体征以及血和脑脊液乳酸、丙酮酸浓度[16]。Kiyomi等[17]用肌苷[(0.08~0.35)g/kg·d]治疗5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9个月~4.8年后发现肌力有改善,以长时间运动改善显著。“鸡尾酒”疗法也可作为线粒体脑肌病的治疗方法。有报道[18]用硫辛酸(300 mg/d)+辅酶Q10(240 mg/d)+肌苷(3 g/d)治疗可降低线粒体脑肌病患者血乳酸水平、氧化应激反应以及增加踝关节背屈力量。(3)其他:KSS患者应以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饮食,能代偿受损的糖异生和减少脂肪产生,可减少内源性毒物产生。(4)KSS根治方法有待于正在研究中的基因治疗。但由于基因治疗具有可塑性和异质性,目前尚处在实验阶段,包括减少野生型线粒体基因组突变的比例(基因移位),将突变的mtDNA转变为正常细胞核DNA(异位表达),使用特异性限制性内切酶纠正突变的mtDNA、诱导肌肉再生等方法[19]。

【参考文献】
[1]Kearns TP, Saver GP.AMA Arch Ophthalmol,1958,60:280.

[2]吴江主编.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58.

[3]王朝霞,袁云,高枫,等.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3,20:273.

[4]Finsterer J. Acta Neurol Scand,2006,114: 217.

[5]Bosbach S, Kornblum C, Schrder R,et al. Brain,2003,126:1231.

[6]Kornblum C, Broicher R, Walther E, et al. J Neurol,2005,252:1101.

[7]Young TJ, Shah AK, Lee MH, et al. Pacing Clin Electrophysiol,2005,28:454.

[8]Karanikis P, Korantzopoulos P, Kountouris E,et al. Int J Cardiol,2005,101:147.

[9]LaloiMichelin M, Virally M, Jardel C,et al. Diabetes Metab,2006,32:182.

[10]Harvey JN, Barnett D. Clin Endocrinol (Oxf),1992,37:97.

[11]Sanaker PS, Husebye ES, Fondenes O,et al.Acta Neurol Scand,2007, 115: 64.

[12]Eviatar L, Shanske S, Gauthier B, et al.Neurology,1990,40:1761.

[13]Mori K, Narahara K, Ninomiya S,et al. Am J Med Genet, 1991,38:583.

[14]Bernier FP, Boneh A, Dennett X, et al. Neurology, 2002,59:1406.

[15]Gregoratos G, Abrams J, Epstein AE, et al. Circulation,2002,106: 2145.

[16]Ogasahara S, Nishikawa Y, Yorifuji S,et al. Neurology,1986,36:45.

[17]Kiyomi K, Hobbiebrunken E, Wilichowski EK,et al. Pediatr Neurol,2003,28:53.

[18]Rodriguez MC, MacDonald JR, Mahoney DJ, et al.Muscle Nerve,2007,35:235.

[19]DiMauro S, Mancuso M. Biosci Rep,2007,27:125.

2009年3月22日星期日

重症肌无力患者必备

重症肌无力的饮食生活调养很重要,正确的饮食指导将有利疾病的早日康复。

饮食调养原则:

1、少食寒凉,避免食用芥菜、萝卜、绿豆、海带、紫菜、西洋菜、黄花菜、剑花、西瓜、苦瓜之寒凉品。少吃冷饮以免损伤脾胃,苦品食品也应少吃,苦能泻热、容易伤胃。

2、多食温补:重症肌无力患者脾胃虚损,宜多食甘温补益之品,能起到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常用补益食物:

①肉类:牛肉、猪肉、狗肉、兔肉、鸡肉等;
②鱼类、鸡蛋、牛奶、都是重症肌无力患者日常膳食中重要的食品;
③蔬菜:菜心、韭菜、生姜、莲藕、番茄、土豆、栗子、核桃仁、花生等
④水果:重症肌无力患者适合食用以下水果:苹果、橙子、柚子、葡萄、杨梅、石榴、桃子、枇杷果、桂圆等。

肌无力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1、起居有常,首先要按排好一日生活秩序,按时睡眠,按时起床,不要熬夜,要劳逸给合。
  2、避风寒、防感冒,肌无力患者抵抗力较差,伤风感冒不仅会促使疾病复发或加重,还会进一步降低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3、饮食要有节,痿证的病机与脾气亏虚关系密切,故调节饮食更为严重,不能过饥或过饱,在有规律,有节度,同时各种营养要调配恰当,不能偏食。
  4、注意适量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但不能运动过量,特别是重症肌无力病人运动过量会加重症状,所以病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些有助于恢复健康的运动。病情较重的病人或长期期卧床不起的病人,应给予适当的按摩防止褥疮的产生。
  5、在治疗上病人应有良好的心态与康复的信心。鼓励病人和病人本身应该有积极乐观的治疗信心,减少病人的心里负担,避免精神剌激和过度脑力(体力)劳累。
  6、注意各种感染,生活保持有规律,饮食方面应多食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如:鸡、鸭、鱼、瘦肉、豆腐、黄豆、鸡蛋、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以及新鲜蔬菜水果,营养搭配对病人来讲非常重要,注意食物的易消化性。
  7、忌食:生、泠、辛、辣性食物以及烟酒等刺激。服药其间禁食绿豆

重症肌无力的预防及调护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关系到邪正两个方面,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的重要条件,而正气不足才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据。正气的强弱由体质所决定,体质状实者,其脏腑功能活动旺盛,精、气、血、津液充足,则正气充盛;体质虚弱者,其脏腑功能减退,精、气、血、津液不足,则正气也减弱,正气减弱,抗邪无力,则邪气容易乘虚而入,使人体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而发生疾病,因此,增强体质是提高正气抗邪能力的关键,也是肌无力预防和护的重要关节。

增强体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振奋精神,保持情志舒畅

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变化有密切关系,精志舒畅,精神愉快,则气机畅通,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协调,正气旺盛,不易发生疾病,即使疾病发生,也能很快恢复;相反,若情志不畅,精神抑郁,则可使气机逆乱,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正气减弱,从而发生疾病。临床上本病的发生往往与患者长期精神紧张或过份思虑,悲伤等情志变化有关,如果在恢复期间,患者情志波动常可引起病情发展或恶化,因此患者在治疗及恢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精神调养,保持思想上安定清净,不贪欲妄想,使真气和顺,精神内守,只有这样才能使本病早日康复。

2、饮食合理,切勿偏嗜

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营养是保证人体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饮食不足即缺少营养,影响气血生化,则导致体质虚弱,相反,饮食过量又可损伤脾胃,日久导致体质下降,因此,肌无力患者在饮食上要荤素搭配,粗粮细粮搭配,儿童一定要纠下不良饮食习惯,这样才能使患者体质增强,正气旺盛,使本病尽快康复。

3、劳逸结合,起居有常

肌无力的发病与过度劳累有很大关系,该病患者往往与劳累过度,用眼过度,日夜操劳,或因奔波而起居失常,耗伤气血,体质下降外邪乘虚而入导致本病发生和发展,因此本病患者在恢复过程中,一定要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配合药物治疗,逐步增台体质,早日恢复健康。



重症肌无力生活调理要点



● 预防感冒导致上呼吸道的感染,而感染容易诱发危象发生,预防病情的加重,预防感冒要适应自然界花茎的适时变化、对穿衣、饮食、起居、劳逸等适当的节制与安排。在流感季节中尽量少到公共场所,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得了感冒及早医治,特别是找对重症肌无力治疗有经验的医生诊治,因为重症肌无力患者有很多药是需要避免使用的。

● 注意休息:重视运动勿使过度,重症肌无力患者受累的骨骼肌肉经休息后都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因此休息调养身体避免剧烈体育活动、避免来类十分重要,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朝轻,是因为身体经过一夜的休息,幕重是因为身体经过一天的劳累。儿童重症肌无力患的眼睑下垂者,晚上不易长时间看电视,看电视时双眼聚精会神固定于荧屏,眼肌容易疲劳眼睑下垂特别明显。

● 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衡,治疗重症肌无力不尽靠药物,也需要医务人员的耐心细微的思想工作,需要家庭的关心、支持、患者要相信科学,保持愉快心情,清除悲观恐惧、忧郁、急噪等不良精神伤害,建立必胜信心,乐观情绪是对提高药物治疗,促进健康至观重要。

为什么肌无力患者的康复与心理调整关系密切?
  肌无力是一种慢性进行展性疾病,它不但给病人身体上造成很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该病因病程长而且难治,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压力也很大,从而影响疾病的好转和康复。好的心理状态会给患者增添无比强大的抗病能力,坚定的生活信念能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所以心理调整在对疾病的治疗上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要性。一切不良的精神刺激、不好的情绪、恶劣的心情以及忧虑、悲痛、抑郁和孤独等都会引起免疫机体功能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或恶化。
另外,周围的人对病人的不理解、态度不好也会使病人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这类心理压力可以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和康复,也可以使使病人的心理压力转化成躯体症状,使病情更加复杂化。
在中医来讲,人的心与神、情态与内脏、情绪与情态之间在生理、病理上是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心理因素能改变生理活动,利用情绪对内脏的功能、气机的影响,通过精神因素调动机体正气与疾病作斗争,从而达到扶正以祛邪的治疗目的。
  因此,病人的康复,除治疗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人本身的心理调整,病人的精神状态、抗病能力也是决定治疗成败的关键。

重症肌无力家庭应急处理



◆ 轻者应避免过度劳累、受凉、感染、外伤和激怒等,不宜在烈日下过久,以防肌无力危象发生。

◆ 肌无力危象发作时,应卧床休息,保持镇静和安静,保持室内空气通畅和新鲜,及时清除鼻腔及口腔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 肌无力危象时,即刻肌注新斯的明1毫克,必要时可重复,症状改善后可改用口服。

◆ 胆碱能性危象时,停用一切抗胆碱脂酶药物,同时肌注或静脉注射阿托品0.5~2毫克,每日15~30分钟重复一次。

◆ 反拗性危象时,停用抗胆碱脂酶药物,使运动终板乙酰胆碱受体功能受体功能得到恢复,至少72小时后,再从小剂量开始使用抗胆碱脂酶药物。

◆ 如一时危象性质不明,可暂停抗胆碱脂酶药物,试用强的松口服。

◆ 禁止使用可影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药物如麻醉剂、镇静止痛剂、肌肉松弛剂、抗心律失常药及某些抗生素等。

◆ 危象发作时,尽快送往医院抢救。



 

重症肌无力患者用药指南

比啶斯的明、新斯的明、美斯的明等抗胆碱酯梅药是本病最主要而有效的药物,能使肌力一过性改善。但该类药物毫无免疫抑制作用,因而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只用于吞咽极度困难,四肢严重无力,生活不能自理的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或用于肌无力性危象时,以免强维持生命。若为解决进食困难,通常在饭前半小时应用。剂量因人而异,尽量避免剂量过大,以防胆碱能危象的发生。 2.由于本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因而抑制自身免疫反应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措施。除作胸腺切除或放疗外,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地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等)应用最为广泛,适用于各型重症肌无力,特别是胸腺切除前后更为适宜。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溃疡病,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法不能应用者;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法无效或疗效缓慢者;不能耐受,不愿作胸腺切除或切后无效者,则可考虑应用环磷山胺、硫唑嘌呤或环孢菌素等。 3.对难治性重症肌无力,危象频发者或是危象发作时,可考虑血浆交换疗法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但医疗费用较高。 4.长期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要注意药物副作用,采取相应措施和相关药物,如雷尼替丁、胃舒平、氯化钾等。 5.出现危象时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不能维持通气时尽早气管切开,积极控制感染,选用有效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继续应用,抗胆碱酯梅药则少用或不用,同时加强气管切开及鼻饲护理 [A] 常规用药 : 醋酸泼尼松 醋酸强的松 醋酸去氢可的松 [B] 可选用药 : 善胃得 雷尼替丁 夫喃硝胺 [C] 特选用药 : 甲基氢化泼尼松 甲基去氢氢化可的松 甲基泼尼松龙

重症肌无力用药注意:避免使用下列药物





















● 庆大霉素,链霉素、布妥毒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四环素、土霉素、杆菌肽、多粘霉素等。

● 非那根、安定、安热静、吗啡、乙醚、普鲁卡因、酰胺。

● 奎宁、奎尼丁、冬眠灵、奋乃静。

● 箭毒、琥珀酰胆碱、胸腺素、卡慢舒康宁克通(慎用)、免疫增强剂(慎用)

● 蟾酥及起中成药如六种丸、喉症丸、喉通灵珍珠粉(慎用)

● 不要随便给儿童重症肌无力患者服用市面出售的各种自称含有增强免疫作用的口服液。

合并感染可选的药物,感染尤其是合并肺部感染,可使重症肌无力病情加重或诱发危象出现。因此正确的使用抗生素很重要,①青霉素类如:青霉素、氨苄青霉素,舒氨新、阿莫西林等。②头孢类:如先锋霉素V、VI先锋铋、复达欣、舒普深,西力欣、罗代芬、新菌必妥新灭菌等,另外泰能效果很好。③红霉素,显然是老药但效果肯定,④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也可使用。

发热可选用下列退烧药口服复方阿司匹林(APC)或泰诺林,肌从注射可用复方安基比林,柴胡注射液,感冒一般服中药较妥当,如中成药维C银翘片,小儿速效感冒片等。

2009年3月10日星期二

痉挛性斜颈

痉挛性斜颈是指原发性颈部肌肉不随意收缩引起的头颈扭转和转动为表现的症侯群。以成人肌张力障碍局限性发作最为常见,称之为特发性颈肌张力障碍更确切。这种颈部肌肉不自主的异常运动尤其会在患者处于公众场合或紧张繁忙时加重,使患者的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痉挛性斜颈是一种以颈肌扭转或阵挛性倾斜为特征的锥体外系器质性疾患。临床表现为起病缓慢,头部不随意的向一侧旋转,颈部则向另一侧屈曲。可因情绪激动而加重,睡眠中完全消失。本病症以成年人多见,至今病因不明,现代西医学尚无特效疗法,药物和手术疗效均不确切。根据Nutt等的文献报道,痉挛性斜颈的患病率大约是9/10万。其发病率与性别和年龄相关,女性的发病率通常是男性的1.5-1.9倍。发病的高峰年龄为50-60岁,70%-90%的病人在40-70岁之间发病。
病情多变,从轻度或偶尔发作至难于治疗等不同程度.本病可持续终身,可导致限制性运动障碍及姿势畸形.病程通常进展缓慢,1-5年后呈停滞状态.约10%-20%病人发病后5年内可自发痊愈,通常为年轻发病病情较轻者.1/3病人有其他部位张力障碍的表现,如眼睑,面部,颌或手,不自主运动(如痉挛)在睡眠状态时可消失.在古医籍中,尚未发现应用针灸治疗本病症的类似记载。
针灸治疗痉挛性斜颈的现代报道,始于70年代,用针刺配合梅花针局部叩刺,治愈2例[1]。但有关主要临床资料,则基本上都见之于80年代之后,除少量个案治验之外[2],均为多例观察。穴位刺激方法,则用针刺、电针及共鸣火花及感应电穴位刺激等。特别是后者,不仅观察的例数较多,而且效果也十分明显。鉴于本病临床上少见,针灸治疗又是近年的事,故其临床治疗规律,尚有待进一步探索。但又因本病中西医均缺乏良法,故特辟一节,予以介绍。
痉挛性斜颈-病因病理
1、病因

痉挛性斜颈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患者可能有家族史,少数继发于脑炎、多发性硬化、一氧化碳中毒后,但大多无明显病因。对其致病原因,有中枢性及外周性两种推测。中枢性病因可能是额顶部皮质萎缩(Karte等,1981)、中脑被盖部损害(Foez)、或因由间质核到丘脑系统(Hassler)或基底节等处病变(Cassirer,Foester,Firnforsch)所引起。也有人认为与递质有关。5-羟色胺浓度降低可引起头颈部旋转,儿茶酚胺浓度降低则可引起头颈强直性偏斜等。Treckmann(1981)根据Jennetta理论,认为周围性病因可能是微血管对副神经的压迫,即副神经受血管长期压迫产生局部脱髓鞘变,使离心和向心纤维之间产生短路,致异常冲动积累而产生头部肌肉收缩,但目前未被公认。
2、病理机制
痉挛性斜颈的确切病理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以下几方面相关:
1)遗传因素:部分成人肌张力障碍局限型发作是由遗传决定的。
2)外伤:外伤一直被认为是痉挛性斜颈的病因,文献报道9%-16%的病人既往有头部或颈部外伤史,通常发生在发病之前的数周至数月。
3)前庭功能异常:有报道痉挛性斜颈病人的前庭-眼反射反应性增高或不对称,在用肉毒素治疗后不能纠正。前庭异常并非属于原发异常,其他类型的局限性肌张力障碍(如:书写痉挛,睑痉挛)也可与痉挛性斜颈伴发。耳聋、眩晕和共济失调不属于痉挛性斜颈的特征。同时,许多患者没有前庭反射异常,而有较长时间痉挛性斜颈,这也许前庭异常继发于痉挛性斜颈引起长期头部姿势异常。
4)其他:短时或长时间的颈部震动刺激发现,患者头位改变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由于周围本体感觉刺激发生改变,使中枢性控制头颈代偿扭转调解功能受累,传入神经冲动的中枢整合功能发生障碍。
痉挛性斜颈-临床表现

痉挛性斜颈
1.痉挛性斜颈的程度可分轻、中、重三度。轻型者肌痉挛的范围较小,仅有单侧发作,无肌痛;中型者双侧发作,有轻度肌痛;重型者不仅双侧颈肌受到连累,并有向邻近肌群,如肩部、颜面、胸肌及背部长肌群蔓延的趋势,且有严重肌痛。
2.痉挛性斜颈的临床表现可以分成四种型别。
(1)旋转型:头绕身体纵轴向一侧做痉挛性或阵挛性旋转。根据头与纵轴有无倾斜,可以分为三种亚型:水平旋转、后仰旋转和前屈旋转。旋转型是本病最常见的一种型别,其中以后仰型略为多见,水平型次之,前屈型较少。此外根据肌肉收缩的情况,又可分为痉挛和阵挛两种。前者患者头部持久强直地旋向一侧;后者则呈频频来回旋动。
(2)后仰型:患者头部痉挛性或阵挛性后仰,面部朝天。
(3)前屈型:患者头部向胸前做痉挛性或阵挛性前屈。
(4)侧挛型:患者头部偏离纵轴向左或右侧转,重症患者的耳、颞部可与肩膀逼近或贴紧,并常伴同侧肩膀上抬现象。
痉挛性斜颈-疾病鉴别

痉挛性斜颈
根据病人发作情况较易确诊,但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癔病性斜颈有致病的精神因素,发作突然,头部及颈部活动变化多端,无一定规律,经暗示后,症状可随情绪稳定而缓解。
2.继发性神经性斜颈颈椎肿瘤、损伤、骨关节炎、颈椎结核等可导致本病。颈椎间盘突出、枕大神经炎等,因颈部神经及肌肉受刺激,导致强直性斜颈。一侧半规管受刺激引起的迷路性斜颈、先天性眼肌平衡障碍引起的眼性斜颈、先天性颈椎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先天性胸锁乳突肌挛缩及小脑第四脑室肿瘤早期所引起的斜颈等,均无阵挛作为鉴别,需进一步检查发病原因。
痉挛性斜颈-疾病治疗

痉挛性斜颈--治疗
1、药物治疗包括多巴胺类药、多巴胺受体促效剂、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短时多巴胺排除剂、抗胆碱能制剂、GABA能药等。用腊肠菌毒素注射痉挛受累肌肉,有一定疗效,当不能根治。
2、手术治疗
(1)颈神经前根、副神经根切断术:又称Foester-Dandy手术。在显微镜下切断上侧颈1-3神经前根,并在椎动脉平面切断副神经根。术后效果不满意者,可进一步在颈部切除病侧副神经支。据报告,70%左右的患者术后有改善,但1/3患者丧失头的自主旋转能力;1/3的患者有咽下困难。
(2)立体定向手术:肌痉挛范围超过颈段,或应用其他疗法效果不显著者,可使用此手术破坏丘脑腹外侧核的内侧。Hassler等对水平旋转型做中断ForelH丘脑束手术;对旋转或倾斜型则破坏其丘脑腹前核(VA)及其苍白球和黑质-丘脑传入纤维,疗效可达36%-73%。但手术可导致偏瘫、失语、共济失调等并发症,目前已较少应用。
(3)选择型颈肌及神经切断术:(1981年)提出,不同类型痉挛性斜颈的头部姿势是各相关肌肉收缩构成的,而不是颈部全部肌肉参与的结果。手术治疗只需针对这些主要肌肉,没有必要切断双侧颈神经根和副神经根,以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并提出,对旋转型斜颈可仅切除同侧的头夹肌和对侧的副神经;对后仰型斜颈,用手术切除左右部分斜方肌、头夹肌、头及颈半棘肌;对前屈型斜颈,可切断双侧副神经;对侧弯型斜颈,则做头弯向侧的头夹肌、肩胛提肌,个别病人如有同侧胸锁乳突肌的痉挛,也可加做副神经切断术。

痉挛性斜颈
(4)选择型周围神经切断术:此法主要切断颈神经根后支,切断的范围依据痉挛肌群多寡选择。其理由是所有颈后肌群全由颈1-7的神经后支支配。如果病情需要,可以一直切到颈7。该手术方法对旋转型斜颈有一定疗效。
(5)副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打开枕大孔及上颈段椎管。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双侧副神经根周围有无血管对其压迫,通常压迫神经的血管是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或脊髓后动脉,确认后切断该处齿状韧带,在神经与压迫血管之间垫入Tefleon绵,使之隔开。手术近期有一定效果,长期疗效尚待观察。
目前,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电生理检查来确定痉挛形式及受累肌群,个性化制定手术方案,在受到小儿脑瘫手术启发后,通过改良FD手术方式,取得明显效果,通过22例手术治疗,显效率为86%。
3、电针
(一)取穴
主穴:天容、容后、天窗、臂臑。
配穴:阳白、合谷。
容后穴位置:下颌角后方,耳垂后凹陷直下1.5寸处。
(二)治法
每次取颈肌痉挛较突出之同侧颈部主穴一个和双侧臂臑穴,另酌取配穴一个(同侧)。颈部主穴和配穴,针刺入得气后,略作提插捻转,接通电针仪。其中,颈部穴接负极,配穴接正极。具体要求如下:天容穴,直刺5~8分,电针时头向针刺侧转动并有同侧耸肩运动;容后:直刺0.5-1寸,电针时头向针侧转动;天窗:直刺5分或向上斜刺1寸,电针时针侧有仰头及耸肩动作。臂臑穴,向内下方斜刺1.5寸,待有酸胀等得气感后,作捻转结合小提插运针1分钟,留针,不接电针。通电或留针时间为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未愈者停针3-5天后继续下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8例,结果均获痊愈。其中4例,经7-9年随访,都未复发。

穴位电疗
穴位电疗
(一)取穴
主穴:风池、肩井、扶突。
配穴:百会、合谷、安眠。
(二)治法
主要采用共鸣火花和感应电进行穴位刺激。主穴据痉挛性斜颈的不同症型而选取:水平旋转取全部3个穴;后屈型取扶突,前屈型取风池和肩井。先以感应电刺激。系采用普通电疗机的感应部分,输出为0-18V交流电。其中1挡为3V,2挡5V,3挡9V,4挡15V,5挡18V;频率为60-80赫兹,为不规则针形波。感应电治疗时,将两个手柄同时置于两个穴位上,用断续电进行治疗。刺激方法如下:水平旋转型痉挛性斜颈患者,先置于双风池穴,断续通电3分钟;向下滑至肩井穴,断续通电3分钟;然后,再放置于双扶突穴,断续通电1-2分钟,并指导患者作头部运动,再在该穴通电2分钟。后屈型患者,将两手柄同时置于扶突穴,断续通电5分钟,指导患者作头部运动,然后再按上法重复1次。前屈型患者,先将两手柄置于双风池穴,断续通电3分钟,向下滑动至双肩井穴,通电3分钟。断电后,指导病人作头部运动,之后再按上法重复1次。感应电穴位刺激,开始时先调到3V,然后逐渐加大,直至肌肉出现明显收缩而患者又能耐受为止。
然后用共鸣火花进行治疗。以叉状电极或小圆电极接触穴位上。主要的刺激穴位为风池穴和配穴。其剂量为成年人中等量,老人或儿童弱刺激。每穴刺激3分钟。上述穴位除风池选用双穴外,安眠、合谷均用单穴(对侧或同侧),如患者失眠,则改双安眠穴。
感应电和共鸣火花穴位刺激,每日1次,15-2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日。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痊愈:头颈部异常运动消失,颈部可做任何方向自主运动,局部肌肉硬化恢复正常;显效:头颈部异常运动消失或基本消失,在过度疲劳或紧张时偶发;有效:头颈部异常运动数减少,幅度减小。以上法治疗42例,按上述标准评定:痊愈40例(95.2%),显效1例(2.4%),有效1例(2.4%),总有效率达100%[3]。
痉挛性斜颈-疾病预防

阿米替林
本病由于病因不明,故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临床上最主要的是积极地进行治疗。
理疗和按摩有时能暂时缓解痉挛,例如在头旋转的同时对同侧下颌施加可感觉到的轻度压力(感觉的生物反馈技术)。
虽然药物对抑制张力障碍性运动有效,有效率为25%-33%,但其缓解疼痛方面作用更佳。抗胆碱能药物(如苯海索,苄托品)及苯并氮窧类有效。肌肉松弛剂(如氯苯氨丁酸)及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较少使用。上述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有效,安全的水平,要注意其副作用,老年人尤其应小心。

2009年3月9日星期一

抽动秽语综合征

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Syndrome,TS)是指以不自主的突然的多发性抽动以及在抽动的同时伴有暴发性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男性多见,男女之比为3:1,90%以上于2~12岁之间起病。抽动秽语综合症是在儿童期起病的一种神经精神障碍,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明了,患者往往存在多种共病情况,如注意多动缺陷障碍(ADHD)、强迫障碍(OCD)、行为问题等。儿童自我意识是与人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自身的认识和调节能力,包括认识、情绪、意志三种具体表现形式。
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表现

抽动秽语综合征
主要表现: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特征是不自主的、突发的、快速重复的肌肉抽动,在抽动的同时常伴有暴发性的、不自主的发声和秽语。抽动症状先从面、颈部开始,逐渐向下蔓延。抽动的部位和形式多种多样,比如眨眼、斜视、撅嘴、摇头、耸肩、缩颈、伸臂、甩臂、挺胸、弯腰、旋转躯体等。发声性抽动则表现为喉鸣音、吼叫声,可逐渐转变为刻板式咒骂、陈述污秽词语等。有些患儿在不自主抽动后逐渐产生语言运动障碍,部分病儿还可产生模仿语言、模仿动作、模仿表情等行为。患儿不自主喉鸣出现较晚,仅20%在早期出现,60%在起病后的6~7年出现。患儿的病情常有波动性,时轻时重,有时可自行缓解一段时间。抽动部位、频度及强度均可发生变化,患儿在紧张、焦虑、疲劳、睡眠不足时可加重,精神放松时减轻,睡眠后可消失。患儿智力一般正常,部分小儿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情绪障碍等心理问题。
1、起病于21岁之前,大多数在2-15岁之间。
2、主要表现为多种抽动动作和一种或多种不自主发声,两者出现于病程某些时候,但不一定同时存在。
3、抽动症状一天反复出现多次,几乎天天如此,但在数周或数月内症状程度有变化,并能受意志克制数分钟至数小时,病程至少持续1年,且在1年之中症状缓解不超过2个月以上。
4、不自主抽动或发声,不能用其他症状来解释。
由面肌、眼肌、颈肌或上肢肌迅速的、反复不规则的抽动起病。其后症状加重,出现肢体或躯干短暂的、暴发性的不自主运动。常于肌内抽搐开始后2~4年内,发出各种怪声,如喉鸣声,咳嗽声,发哼声,猫,狗怒吼声或吹口哨声等。症状呈波动性,抽搐的形式亦时时变动。60%患者有秽亵言语。亦有模仿言语、模仿行为、重复言语或秽亵行为。抽动于注意分散时减轻,入睡时消失,精神紧张时加重。无意识障碍,亦不发生癫痫样痉挛。
抽动秽语综合征-发病机制

引发该病的相关基因图
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外显率表现度变异的疾病;Cornings等认为是多基因遗传病患者有50%的机会将遗传因子传递给他(她)的后代遗传素质在子代中不一定完全表现抽动秽语综合征病症患者可只表露轻微抽动及强迫行为(obsessivecompulsivebehavior,OCB),也可能只将基因遗传给子代而不显示临床症状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基因缺陷可导致神经解剖异常及神经生化功能紊乱多数学者推测本病与基底核前额叶、边缘系统等部位神经元功能紊乱有关,其发病可能是遗传因素、神经生化代谢及环境因素在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1、遗传因素很多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在该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本病有明显的家族倾向65%~90%的抽动秽语综合征病例是家族性的,单卵孪生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发病率(53%~56%)明显高于双卵孪生(8%)。
对抽动秽语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存在着很大争议现多认为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完全外显率的疾患,且外显率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外显率高(0.5~0.9),女性外显率低(0.2~0.8)。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出现强迫性症状或行为障碍较为常见其家族中精神病病史也较多见遗传学研究认为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强迫症在遗传学上存在相关可能为同一基因异常的不同表现。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存有基因缺陷但到目前为止对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基因的定位研究,尚未得出肯定的结论1998年Simonic对一个南非Afrikaner人群中的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和非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的对照研究发现,生于南非的欧洲人的抽动秽语综合征连锁基因,可能位于2p11、8q22及11q23~24
2、中枢神经系统的器质性损伤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大脑的影像学改变主要在基底核。难产、窒息早产抽搐及头部外伤等造成的儿童器质性脑损伤,可能是导致抽动秽语综合征发病的危险因素约50%的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有肌张力改变或精细运动缺损等轻微的神经系统体征脑电图可见非特异性的异常改变,这些均支持本病可能为器质性疾病。

抽动秽语综合征
3、中枢神经递质系统异常
(1)多巴胺活动过度或多巴胺受体超敏:因多数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的运动和发声抽动,对选择性中枢多巴胺D2受体拮抗药氟哌啶醇等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因而多数学者认为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发生机制与大脑基底核及边缘系统的皮质多巴胺活动过度或是突触后多巴胺能受体超敏以及多巴胺更新率降低而致功能过盛有关
(2)性激素及兴奋性氨基酸的作用:最近的研究认为基底神经节和边缘系统等具有基本生殖功能的脑区发育异常,可能与抽动秽语综合征有关。这些特殊脑区的发育异常均在性激素的控制之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的抽动如触摸摩擦吸吮嗅、骨盆挺伸与秽亵行为,可能是生殖行为的不恰当表现而秽语及爆发性喉音如犬声喘气声这些含性内容的声音,则可能也是生殖行为的不恰当表现
(3)去甲肾上腺素(NE)功能失调假说:小剂量可乐定可使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减轻故认为本症的病理机制与NE能系统受累有关,小剂量可乐定具有刺激突触前α2受体作用,从而反馈抑制中枢蓝斑区NE的合成释放,使抽动症状减轻。
4、精神因素本病可能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精神创伤、生活事件(如不良的家庭环境、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亲子不融洽)、精神过度紧张、应激或情绪波动可诱发或加重抽动症状抽动可能是愿望被压抑和反抗心理的表现
5、感染及免疫因素昏睡性脑炎伴动眼危象和疱疹脑炎的患者可有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这些患者的病理解剖和影像学检查发现颞叶、基底核丘脑中脑盖部及中脑水管周围有病变,提示基底核或边缘系统的病毒感染可能与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发生有关。链球菌感染后自体免疫过程可能与儿童抽动及强迫症状有关;研究也发现(Muller等,2001),成人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链球菌M12、M19抗体滴度升高。
主要病理变化:有关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的神经病理报道甚少Balthasar(1957)在1例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尸检中发现纹状体富含多巴胺的细胞群中有一种异常类型的细胞这种改变可能是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病理学基础。
Haber对1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尸检脑标本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发现苍白球外侧段背部和苍白球腹侧dynorphin阳性绒毛纤维完全缺乏或明显减少,提示从纹状体纤维投射至苍白球中的神经纤维存在异常。
抽动秽语综合征-症状诊断

抽动秽语综合征
临床表现:1、本病有家族遗传倾向,发病年龄2~18岁多在4~12岁起病至青春期后逐渐减少。症状呈波动性,数周或数月内可有变化病程较长为慢性病程,至少持续1年多发性抽动是早期主要症状,一般首发于面部,逐渐向上肢躯干或下肢发展表现眼肌、面肌、颈肌或上肢肌反复迅速的不规则抽动(运动痉挛)如眨眼、撅嘴、皱眉抽动鼻子、扮鬼脸、甩头点头、颈部伸展和耸肩等症状加重出现肢体及躯干暴发性不自主运动,如上肢投掷运动转圈、踢腿顿足、躯干弯曲和扭转动作等,抽动频繁每天可达10余次甚至数百次,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时加重精神松弛时减轻睡眠时消失。
2、发声痉挛是本病另一特征,30%~40%的患儿因喉部肌肉抽搐发出重复暴发性无意义的单调异常喉音,如犬吠声、吼叫声嘿嘿声咂舌声及喉鸣声等,以及“喀哒”、“吱”“嘎”等声响有的患儿无意识刻板地发出咒骂,说粗俗淫秽语言(秽语症),模仿他人语言和动作(模仿语言、模仿动作)和经常重复词或短语(重复语言)。
3、约85%的患儿出现轻中度行为紊乱,轻者表现不安、躁动、易激惹约半数患儿伴注意力缺乏多动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差多动心烦意乱和坐立不安。有的患者有反复洗手和检查门锁等强迫行为,以及指甲严重咬伤拽头发、挖鼻孔咬嘴唇或舌等自残行为,可发生感觉性痉挛,如压力感痒感热感和冷感,秽亵行为,过度挑衅和暴力行为等
4、患儿智力一般不受影响有时学习能力下降阅读书写及作文困难,甚至不能完成正常学业,学习与ADHD有关。患者有一定的控制力可遏制不自主抽动数分钟或更长时间。检查通常不能发现其他异常体征病程有缓解复发并发症:常见的伴随症状有:情绪障碍、强迫症注意缺陷、多动学习困难违纪行为猥秽和攻击行为、社会适应困难等。有的患者有行为紊乱、怪异如强迫性行为或思维表现出难以自控的触摸物体或他人,无目的的用手划圈、咬舌、咬手指、毁容撞墙摔臂等自伤行为等

抽动秽语综合征
诊断:抽动秽语综合征为一种复杂的神经精神障碍,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
1、《国际疾病和分类》第10版(ICD-10)标准诊断要点如下:
(1)起病多在21岁以前以2~15岁最多见。
(2)病程中存在着多种运动抽动与一种或多种发声抽动,但未必同时存在(3)抽动具有突然快速、短暂重复不自主无目的、复发等特点,影响多组肌肉
(4)抽动可受意志控制短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在应激下加剧,睡眠时消失。
(5)抽动症状一天发作多次,几乎天天如此,或间歇发作病程超过1年在同一年之中症状缓解不超过2个月
(6)排除风湿性舞蹈病、Huntington舞蹈症肝豆状核变性肌阵挛手足徐动症及其他锥体外系统疾病等
2、修订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及诊断标准(CCMD-2-R)1994年中国泉州会议通过,内容如下:
(1)病于21岁以前大多数在2~15岁
(2)主要表现为多种抽动动作和一种或多种不自主发声两者出现于病程某些时候但不一定同时存在
(3)抽动症状一天反复出现多次,几乎天天如此,但在数周或数月内症状的强度有变化,并能受意志克制数分钟至数小时病程至少持续1年且在同一年之间症状缓解不超过2个月以上。
(4)不自主抽动和发声,不能用其他疾病来解释
鉴别诊断:注意与儿童期可能出现运动障碍和抽动的疾病鉴别①习惯性痉挛:见于5~10岁男孩为不良习惯、精神因素或模仿他人行为,多动较局限和时间短,可自行消失无言语障碍及智力减退;②小舞蹈病:近期若无风湿热、关节炎病史,以及心脏受累证据较难鉴别,小舞蹈病一般无发声痉挛,为自限性疾病常在3~6个月消失抗风湿治疗有效;③Wilson病:根据肝脏受累、角膜K-F环、血清铜和铜蓝蛋白异常等;④摆动头综合征(bobble-headsyndrome):进行性脑积水患儿出现快速节律性头部摆动。
抽动秽语综合征尚需与Huntington舞蹈病、手足徐动症肌阵挛等疾病鉴别。
抽动秽语综合征-检查治疗

抽动秽语综合征
实验室检查:
|1、血脑脊液常规化验多正常。
2、血生化检查一般正常,有时发现5-HT水平降低。
其它辅助检查:1.50%~60%的患者可有轻度脑电图异常,但无特异性主要为慢波或棘波增加动态脑电图(AEEG)异常率可达50%。
3、心电图多正常。
4、颅脑CT多正常头颅MRI检查可能发现两侧基底核体积不对称,双侧尾状核、豆状核的平均体积较正常对照组小伴有注意缺损的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左苍白球明显小于右侧
5、头颅SPECT检查可见颞叶额叶及基底核局限性血流灌注减低区。Grunwald等的研究发现抽动发作期间病灶部位局部血流灌注减少,发作期则增多此与癫痫患者的SPECT图像特点相似是否与癫痫有相同的病理基础,有待进一步研究
治疗:一般症状较轻的患者可无须治疗对已经确诊者则应早期采用药物疗法治疗原则为;开始治疗可以用小剂量缓慢增加药量减轻副作用尤其在应用神经阻滞药或可乐定时更重要治疗要有一定疗程适宜的剂量,不宜过早更换药物。当使用单一药物仅部分症状改善或抽动秽语综合征有复杂的伴随症状时可考虑联合用药。然而,多种用药并不是最佳手段应持慎重态度。关于维持治疗问题由于药物治疗是对症性的故应进行一定时期的维持治疗维持治疗时间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于较轻的患者维持治疗需6~12个月对于重症患者应维持治疗1~2年或更长时间。维持治疗量一般为治疗量的1/2~2/3

抽动秽语综合征
1、药物治疗
(1)氟哌啶醇(haloperidol):为选择性中枢多巴胺受体阻滞药1961年Seignot报道用氟哌啶醇治疗抽动获得成功,其后有不少报道证实此药确有疗效现已广泛用于抽动秽语综合征,为首选药物疗效可达60%~90%主要对运动和发声抽动有效,可使许多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恢复常态,但对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一些伴随症状效果不明显。开始时,氟哌啶醇每次口服0.25~0.5mg2~3次/d,或0.5mg/d睡前一次服用,逐渐加量一般每隔3~5天增加1次,有效量往往达5~30mg/d,一般2~10mg/d通常剂量儿童为1.5~14mg/d[0.25~0.5mg/(kg·d),成人16mg/d[0.5mg/(kg·d),可1次或分次口服。症状控制后剂量应逐渐减少至每天维持量在10mg以下
约半数患者不能耐受其不良反应,如情绪恶劣、嗜睡、锥体外系症状、认知迟钝而影响学习心脏传导阻滞等动作徐缓及静坐不能是氟哌啶醇治疗最主要的不良反应。应同时并用苯海索以减少锥体外系反应。部分患者在开始用药或加药过程中会出现动眼危象即双眼强直性上视,用东莨菪碱(海俄辛)肌注可缓解氟哌啶醇最低有效浓度为2.0ng/ml血药水平超过6.0ng/ml可出现不良反应。
(2)匹莫齐特(哌咪清):疗效与氟哌啶醇相似,但无镇静作用,易被患者接受现作为二线药物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药物作用时间长单次口服时间为24h,故日服1次即可。开始量为0.5~1mg/d最好晨服;以后每周可小量增加直至抽动症状被控制。一般儿童2~6mg/d,最大用量0.2mg/(kg·d),成人4~12mg/d,维持量为3~6mg哌咪清引起心脏传导阻滞较氟哌啶醇更常见,可引起T波倒置u波出现、Q-T间期延长、心率过缓等故用药前和治疗过程中每隔1~2个月应进行心电图检查一旦出现T波倒置、u波出现等应停药;Q-T间期延长不很明显时可继续用药但不能再量。长期使用可出现焦虑情绪。
(3)硫必利(泰必利):本品疗效不如氟哌啶醇优点为不良反应轻。对氟哌啶醇不耐受者可改用此药Eggers等的研究表明硫必利(泰必利)对抽动秽语综合征有明确疗效。开始剂量为50~100mg/d分2~3次口服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加量常用剂量为200~300mg/d,儿童一般不超过600mg/d大多数病例的疗效出现于用药1~2周后不良反应有嗜睡头昏、无力大剂量可出现恶心呕吐。
(4)舒必利:本品对控制抽动症状也有较好效果抗抽动剂量为200~400mg/d主要不良反应有困倦抑郁、焦虑、轻度震颤和性欲降低等
(5)五氟利多:有人报道经氟哌啶醇和匹莫齐特(哌迷清)治疗本症未见效的病例服用五氟利多获得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尤其嗜睡较其他药物轻(Shapim等1983)。
(6)α2-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药盐酸可乐定(Clonidine):本品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药理作用可能是抑制蓝斑区突触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使抽动症状减轻。可乐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抽动症药物,有效率为22%~70%起效时间较氟哌啶醇慢需3周或更长时间才有效另外对伴有注意缺陷和多动的治疗可首选可乐定。

抽动秽语综合征
可乐定(可乐宁)有片剂和皮肤贴片两种口服开始剂量为0.025~0.075mg/d分2~3次口服,缓慢加药,一般每天总量不超过0.5mg,或按3μg(kg·d)计算用量。对于一些不愿服药的儿童可用贴片,贴片(每片含2mg)可贴于两侧耳后每次可贴0.5~1片,每周更换1次可乐定(可乐宁)的不良反应有嗜睡口干、头痛头昏易激惹心率增快及血压下降等。治疗过程中应监测血压和脉搏情况,定期行心电图检查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调整剂量和减慢加药速度在治疗过程中不可骤停药物否则可出现急性停药反应
(7)氯米帕明(氯丙咪嗪):本品可增加脑内5-HT的水平对抽动秽语综合征伴发的强迫症状有效,儿童每天3mg/kg,成人起始剂量为25mg/d,此后根据病情缓慢加药成人最大剂量为250mg/d。不良反应有口干、镇静震颤、便秘排尿困难和性功能障碍等。
(8)氟西汀:为新一代抗忧郁剂开始剂量为20mg/d此后逐渐加至60~80mg/d。儿童对此药的激活作用较敏感,其开始剂量为隔天10~20mg/d与氯米帕明(氯丙咪嗪)比较氟西汀的不良反应较轻、较少氟西汀可引起消化不良恶心、皮疹或出现轻躁狂表现研究表明,儿童服用少量氟西汀很安全
(9)奥氮平:是一种非典型的具有包括DA-2、5-HT2A和2C拮抗作用的多种受体活性的精神抑制剂Budman等的研究表明此药能明显减轻抽动症状但对伴随症状无效。最终剂量为2.5mg/d平均10.9mg/d常见不良反应有嗜睡、体重增加、食欲增加、口干、短暂性无症状性低血糖等作者认为奥氮平可作为治疗运动抽动及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常规精神抑制剂
(10)控制注意缺陷和多动的药物:首选可乐定(可乐宁),Cohen(1992)报道,可乐定(可乐宁)对抽动秽语综合征伴发注意缺陷和多动有较好效果
(11)肌苷:有人认为肌苷治疗可能有效。认为肌苷是嘌呤类代谢中间产物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快速进入中枢神经组织,并具有镇静抗惊厥作用能增加多巴胺释放,认为不能排除肌苷作用于多巴胺能神经轴突末梢部位,起类似氟哌啶醇的多巴胺受体拮抗药的作用中国国内赵春玉等报道肌苷与氟哌啶醇联合治疗效果更好且可减少氟哌啶醇的用量减少不良反应
(12)其他:哌甲酯(利他林)对治疗注意缺陷和多动有争议因中枢兴奋剂可加重患者的抽动症状。此外三氟拉嗪、氟桂利嗪(盐酸氟桂嗪)、纳曲酮(纳屈酮)地西泮(安定)维生素E维生素B6等药物可用于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治疗。
关于联合用药,多在下列情况下应用:一是患者的症状用氟哌啶醇单一治疗不能控制或不良反应太大不能继续治疗;二是患者用可乐定后,运动和发声症状仍存在。常用氟哌啶醇和可乐定合用,优点在于二者均为很小剂量即可达到满意的效果,而不良反应较少。也可联用氟哌啶醇和硫必利(泰必利)

抽动秽语综合征
2、心理治疗
本病对人格的不良影响十分常见因而患者会受到高度精神病理学的影响有的在抽动控制后仍不能适应社会。所以应强调对因对症治疗的同时注意精神心理的治疗
(1)支持性心理治疗:对于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来说,心理治疗的目的不是直接消除抽动症状,主要是支持和帮助患者消除心理困扰减少焦虑抑郁情绪适应现实环境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重视患者学习和生活环境及时解决环境中的应激,并给予心理治疗和心理教育。
(2)行为疗法通常包括以下方法:
①消极练习法:是根据多次重复一个动作后可引起积累性抑制的理论可令患者在指定的时间里(15~30min)有意识地重复做某一抽动动作,随着时间进展,患者逐渐感到疲劳,抽动频率减少,症状减轻。
②自我监督法:即鼓励患者通过自我监督以达到减少或控制抽动令患者每天在指定的时间内将自己的不自主运动详细记录下来,如抽动的次数、频率与环境有无关系等通过一段时间的记录,可增强患者对抽动的意识并努力去克服此法适用于成人或较大儿童。
③松弛训练:让患者学会放松和呼吸调节,把紧张的肌肉松弛下来可使抽动减轻,对改善焦虑情绪也有作用
④行为反向训练:行为反向训练是应用一种与抽动相反的或不一致的对抗反应来控制抽动对抗反应可通过拉紧与抽动相对应的肌肉以阻止运动抽动发生采用紧闭嘴通过鼻腔进行慢节奏深呼吸可抑制发声抽动。用慢节奏经口腔深呼吸可抑制鼻发声抽动。

抽动秽语综合征
3、外科治疗
对于难治性抽动秽语综合征可用手术治疗多采用立体定向进行未定带、丘脑腹外侧核或丘脑中间板毁损术对减少难治性抽动秽语综合征抽动的严重程度有显著的远期疗效
药物治疗首选氟哌啶醇,起始0.5~1mg,2次/d尔后逐渐加量,每日治疗量2~8mg,用药1~2周后症状改善。为防止锥体外系副反应,可加用安坦2mg/日。其次泰必利也可用于本症的治疗,从小剂量开始,以后逐渐加量,治疗量为0.13次/d。
有研究者曾用蛋白质粉,深海鲑鱼油胶囊,天然B族维生素片,钙镁片,小麦胚芽油胶囊等治疗。且分别在半年,1年,2年后随访过,至今未有1例复发。同时也都作过头颅CT和TCD检查过未见异常,效果良好。分析证明上述疗法不仅为激素合成提供优质原料,保证下丘脑与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量,促进肌体成熟和大脑、小脑的发育。还为大小脑补充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使脑中5羟色胺合成减少,色胺酸、5羟色胺的增加减低注意力,诱导睡眠,产生催眠和安定,促使大小脑发育和修复。
抽动秽语综合征-预防措施

抽动秽语综合征
预后:本病呈慢性病程病情波动,时好时坏,有周期性缓解与复发,须较长时期服药治疗。预后良好,大部分患者于青春期后症状缓解。近期发现本病也可自然缓解(7%~19%)。本症的抽动症状大多预后良好随访研究表明有50%的患者完全恢复,约40%的患者部分改善,仅约5%患者持续到成年,罕见进展为精神分裂症者。男性患者预后较女性患者好。伴品行障碍的患者容易导致刑事犯罪,预后可能较差本病不影响患者的寿命
预防:有遗传背景,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近亲结婚推行遗传咨询携带者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和选择性人工流产等健,防止患儿出生。
利培酮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syndrome,TS)的临床疗效。对TS患者应用利培酮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4wk后进行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用减分率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YGTSS的总的运动抽动分数,总的发声抽动分数,全部损伤率及总的严重程度分数均小于治疗前,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将资料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发现减分率同总的运动抽动分数及总的严重程度分数的变化相关更大,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539,0.513(P0.05).结论利培酮治疗TS症状明显改善,疗效肯定,副作用轻微。
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syndrome,TS)的发生逐年上升。由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采用对症处理.氟哌啶醇治疗TS疗效肯定,但易发生锥体外系副作用,故不应成为儿童用药的首选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利培酮治疗TS有效.我们应用YGTSS的评分对各项症状加以量化,用减分率(治疗前评分减去治疗后评分差值与治疗前分数比值)来评估利培酮的治疗效果。
方法利培酮po于2wk内达治疗量,即0.5~3.0mg,分早晚两次给药.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在治疗前及治疗4wk后各对抽动严重程度评定1次,由精神科高年资医师评定,YGTSS评分为10%为有效。经过比较减分率同各项分数差值的相关回归分析发现抽动分数对治疗更加敏感,且有统计学意义。利培酮治疗TS小剂(0.5~3.0mg・d-1),即可有效控制抽动,副作用轻微且极少出现。
抽动秽语综合症患者认知功能与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为评定工具进行调查,并与30名正常健康儿童进行对比。发现他们的组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及全量表智商均显著低于正常儿童(P<0.01),分量表分中除知识和数字广度因子外亦均低于正常儿童(P<0.01);研究组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各分量表分与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抽动秽语综合症的认知功能和环境因素有一定关系,儿童自我意识和认知功能可能有相互影响。
抽动秽语综合征-影响因素

抽动秽语综合征
TS患儿常伴有学习困难和社会功能损害,是家庭和社会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一般认为影响儿童学习成绩的因素并非单一因素,智力水平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且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除此之外,还与家庭环境、学习兴趣、情绪状态等有一定关系。以往不少文献报道TS患者的智力水平多在正常范围或者边缘状态。TS患儿的智力水平虽然在正常范围之内,但和正常儿童比较状态较差。说明TS儿童的学习困难有智力方面的因素。从TS的发病机制来看,TS的脑损害主要涉及前额叶和纹状体区域,前额叶是和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的区域,加上TS患者存在多巴胺(DA)功能的紊乱,DA的失调也可以影响注意、执行功能等认知能力。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概念,是个体对于自身心身状况和价值的认识和评价。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受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而学业成绩对于儿童在学校和家庭里取得社会认可、建立自尊和发展正常自我意识有着重要影响。CorrineE等认为TS儿童在自我概念、自我知觉和自我有效感方面有明显的消极倾向。TS儿童的PHCSS各量表分和总分均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组,说明TS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这些儿童往往把自己各个方面看得较差,缺乏自信,不但容易出现较多的行为问题、情绪障碍,而且其自我意识水平和认知功能可能也存在相互影响,儿童对自我智力和学校情况的评价、幸福满足感和其VIQ、PIQ、FIQ均呈正相关,PHCSS中焦虑因子分和理解、算术、VIQ、FIQ呈负相关,表明TS儿童的认知功能也是影响儿童自我意识的重要因素,同样自我意识的发展对认知功能可能也有潜在影响。不难理解一个自我意识水平低的儿童学习上的不出众和不优异的原因。
对于TS儿童的治疗和干预,应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其影响原因,重视智力开发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根据其智力结构特点制订相应的干预对策,同时还应多支持鼓励,宽容理解,加强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培养,使得他们建立健康的自我概念,有一个良好的身心发展。

2009年3月7日星期六

Fahr病概述

Fahr病又称特发性家族性脑血管亚铁钙沉着症,是一种少见的病,1930年由Fahr首次报道。后来由Moskowitz等拟定了诊断标准:(1)影像上有对称性双侧基底节钙化;(2)无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现象;(3)血清钙、磷均正常;(4)肾小管对甲状旁腺激素反应功能正常;(5)无感染、中毒代谢等原因。5例均符合上述诊断。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的性别差异,病因尚不明确,多为散发,但有家族性发病的报告。

  Fahr病的病理特征为双侧基底节、丘脑、小脑齿状核及大脑皮质下中枢对称性钙质沉着。病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组织学上没有发现病灶周围的毛细血管内有非动脉硬化性的铁质、钙质沉着,说明钙化的原因与血清中的钙无重要联系。有人认为病灶区小血管外层和中层以及血管周围的组织中,含有粘多糖蛋白、脂类的混合物,这些物质可能与细胞的钙、磷代谢紊乱有关。临床症状是由于基底节、丘脑、齿状核、大脑半球髓质的钙化而引起神经元的损害的程度有关。主要表现有进行性精神障碍、智力低下、痴呆、语言障碍、癫痫样发作,其它表现有头痛、头晕、手足抽搐等。

  许多疾病均可引起脑内广泛性对称性钙化,除Fahr病外,还有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这些病有明确的病史或血清钙、磷异常改变,有助于与本病的鉴别诊断。还要注意与结节性硬化的鉴别,此病临床上多有面部皮脂腺瘤,且CT上主要表现为室管膜下多发的胶质结节或结节钙化,钙化斑的特征为沿侧脑室外侧壁分布,多突向侧脑室内。此外还应与碱性磷酸酶活性紊乱的疾病、外伤后血肿后遗症及生理性钙化鉴别。

  CT表现尾状核头呈倒“八”字或片状钙化,苍白球呈“八”字形钙化,在大脑半卵圆中心皮质、髓质交界处为点状、小片状钙化;丘脑多呈对称性小点、小条状钙化;小脑齿状核呈括弧形或不对称性小片状钙化。

  CT是目前诊断Fahr病的重要手段,尤其对本病钙化的诊断有其明显的优势,其准确性超过MRI。后颅窝颅骨产生的伪影可用增大管电流(mA)来降低噪声指数,消除伪影的干扰,以提高图像的质量。

2009年3月4日星期三

stroke的血压管理

【1】脑卒中伴有高血压的患者,要经过四次分层才能给药,第一次分层,先看病人的发病时间, (1)缺血性卒中病人发病在一周内指南上推荐,原则上急性期不用降压药,除去三种情况:1.病人平均动脉压>130mmHg,2.病人做溶栓治疗血压需要控制在180/105mmHg以下,3.合并其他重要疾病,合并急性心梗合并肾动脉衰竭,合并主动脉夹层合并高血压脑病,其他时候一周内不使用降压药。(2)如果病人发作超过一周,进行第二次分层,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证据,如果没有就是心源性推荐使用ARB, 如果ARB无效加用CCB。如果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证据再作第三次分层,看病人的狭窄是否严重,如果是轻中度狭窄,直接治疗就可以, 首选CCB,如果CCB无效用ARB或者ACEI。如果是严重狭窄,就做第四次分层,看是否为低灌注事件,如果是低灌注事件就不能用降压药,如果是非低灌注性事件,就试验性用CCB,给一次观察一至两天如果病人是安全的,按照常规量给药,如果CCB无效加用ACEI或ARB

【2】急性期卒中患者血压调控
急性期卒中患者80%合并高血压,出血性卒中比缺血性卒中血压增高更明显,持续时间较长。关于卒中急性期的降血压治疗,AHA和美国卒中学会(ASA)在2007年联合发布的《成人缺血性卒中早期治疗指南》中指出:
①很多卒中患者在24小时内有血压自发性下降的趋势,在有确凿证据前应谨慎控制血压;对有其他适应证的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对于高血压脑病、接受溶栓治疗、全身性疾病患者可以用降压药控制血压,降压的幅度应<20%);对血压急剧升高者应积极治疗,24小时内血压降15%;一般认为当收缩压>220mmHg或平均血压>120mmHg时,应给予降压治疗。
②临床研究显示,卒中发生后24小时内开始降压治疗相对安全,对于无禁忌证、既往患有高血压且神经系统症状稳定的患者可在卒中后24小时开始降压治疗。
③降压治疗中对药物的选择尚无相关证据。
关于急性脑梗死降压药物的选择,ACCESS研究观察在缺血性卒中的36~72小时内应用坎地沙坦降低血压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发现坎地沙坦组的死亡及心血管事件的相关风险较安慰剂组降低47.5%,致死和非致死性卒中的危险性降低24%和28%。该研究证明,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采用ARB类降压药控制血压可获益。
另外,ACCOST研究在卒中后应用坎地沙坦控制血压的安全性,发现应用坎地沙坦12周后收缩压降低10mmHg,舒张压降低3.7mmHg,结果提示卒中后急性期(72小时)应用坎地沙坦控制血压是安全的,而且可以较快地达到目标血压。
【3】1周后做TCD和颈部血管彩超,了解双侧颈动脉狭窄程度,个体化控制血压,参考rose的帖子:
单侧颈动脉狭窄大于70%,收缩压控制在130-150mmHg之间;如果双侧颈动脉狭窄都大于70%,收缩压应该保持在150mmHg以上;如果是其他情况,血压低于140mmHg是安全的

2009年2月24日星期二

上睑下垂的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

上睑下垂(blepharoptosis,ptosis)是神经科常见临床表现,为上眼睑部分或完全不能抬起,致睑缘盖角膜上缘过多,使受累眼的眼裂较正常小。引起上睑下垂的原因很多,包括先天性、外伤、颅内占位、血管病、炎症、脱髓鞘、免疫病、变性病、代谢和营养障碍等。本文仅从神经内科角度对以上睑下垂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做一简要概述。
1 上眼睑运动的解剖基础上眼睑的结构由外向内分五层:皮肤、皮下组织、眼睑肌(眼轮匝肌、提上睑肌、Müller 睑板肌)、睑板和睑结膜。眼睑皮肤很薄,皮下组织疏松,容易发生水肿、出血或炎症,可致眼裂小。眼轮匝肌和提上睑肌都是骨骼肌,眼轮匝肌由面神经支配,作用是使眼睑闭合;提上睑肌由动眼神经支配,作用是使眼裂开大;Müller睑板肌是平滑肌,受交感神经支配,也可以使眼裂开大;提上睑肌和Müller睑板肌的缺损可表现为肌源性上睑下垂。提上睑肌起自蝶骨小翼,沿眶顶向前行,在接近眶缘处,形成白色腱膜,在睑板后上方与眶隔融合;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眼睑腱膜缺损会导致腱膜性上睑下垂[1]。眼裂是指在睁眼时上下睑之间的裂隙。成人睑裂长度为20~30mm,宽度(最宽处)为10mm~15mm。睑裂宽度可以通过肉眼观察以及测量法来确定。肉眼观察,是用睑缘与角膜缘的相对位置作为指标。正常婴儿睁眼时,上睑睑缘位于角膜上缘上方1~2mm,下睑睑缘恰好达角膜下缘;少年上下睑缘与角膜上下缘恰好重合;成人睑缘呈弧形盖住角膜上缘约1-2mm,约相当于钟表的10点至2点的弧度;下睑睑缘达角膜的下缘(见表1)。因此在正常成人角膜与上睑或下睑之间不能看到巩膜,只有在其两侧才能看见巩膜[1]。表1 正常人睑裂的宽度分组 上睑缘与角膜上缘关系 下睑缘与角膜下缘关系婴儿 角膜上缘上方1-2mm 角膜下缘少年 角膜上缘 角膜下缘成人 遮盖角膜1-2mm 角膜下缘
2 上睑下垂的病因及其特点引起上睑下垂的原因很多,根据眼肌运动障碍的机制,可分为神经源性、肌源性、腱膜性、机械性和假性上睑下垂等。神经源性和肌源性上睑下垂多出现于神经科门诊,是神经科诊治上睑下垂的常见类型;腱膜性、机械性和假性上睑下垂多出现于眼科门诊;但对于复杂疾病引起的上睑下垂则常常需要神经科和眼科协作会诊共同诊断。
2.1 神经源性上睑下垂(neurogenic ptosis):神经源性上睑下垂是指各种原因引起支配提上睑肌或Müller睑板肌的神经受累及导致上睑下垂。神经源性上睑下垂主要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动眼神经麻痹、Horner综合征和Marcus-Gunn综合征等三种情况。临床上除了Fisher综合征为双侧上睑下垂以外,其他类型神经源性上睑下垂多为单侧或者以单侧为重。2.1.1动眼神经麻痹:动眼神经支配提上睑肌,作用是使眼裂开大。动眼神经核位于中脑上丘平面、近中线部位、中脑水管前方,由许多细胞群组成。动眼神经核发出神经纤维向腹侧经过内侧纵束、红核、黑质,由大脑脚内侧穿出,在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之间穿过后,与后交通动脉平行,向前在前床突和后床突之间穿过硬脑膜,到达海绵窦外侧壁,由此发出两个分支,上方的分支较小,下方的分支较大。这些分支均向前通过眶上裂进入眼眶,上方的分支支配提上睑肌和上直肌,下方的分支支配内直肌、下直肌和下斜肌,下方的分支还包括副交感神经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2]。引起动眼神经麻痹并致上睑下垂的原因很多,诸如脑血管病、颅内肿瘤(颞叶肿瘤、垂体瘤、蝶骨嵴脑膜瘤、鼻咽癌的颅内转移等)、动脉瘤(后交通动脉、颈内动脉瘤、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等)、基底脑膜炎(结核性、梅毒性)、外伤(颅底骨折、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海绵窦疾病(海绵窦血栓形成、炎性肉芽肿、动静脉瘘)和动眼神经炎症等,需要仔细鉴别。但由于上睑下垂很少作为动眼神经麻痹唯一的临床表现,故常伴随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这些能为定位诊断提供重要帮助;而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和患者详细的病史则对于患者的病因和治疗更有意义[3]。核上性病变:由于动眼神经核受双侧大脑半球支配,故单侧核上性病变不会导致上睑下垂。而动眼神经核及其轴突走行中的病变都能致神经源性上睑下垂。核性病变:动眼神经核综合征在下运动神经元性瘫主要表现为同侧不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伴/或不伴对侧提上睑肌和上直肌无力。这是因为动眼神经由许多细胞群组成,各组细胞核群分散分布,所以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多为不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又由于支配提上睑肌和上直肌的神经细胞核都位于中线附近,彼此很接近,所以脑干病变常会导致双侧上睑下垂和上直肌无力。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的血栓形成是引起动眼神经核性损坏的最为常见原因,其他还包括转移瘤、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脑脓肿等[3]。核下性周围神经病变:动眼神经在进入眼眶前的病损导致单侧动眼神经完全性麻痹;眼眶内病变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为单眼不完全性麻痹。常见综合征包括:⑴动眼神经传导束综合征:病变常与脑干病变有关。①黑质区病变会引起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和对侧不自主运动(Benedikt综合征);②红核区病变会引起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和对侧共济失调(Claude综合征);③中脑基底部病变会引起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和对侧偏瘫(Weber综合征)。与核性病变一样,动眼神经传导束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也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其他还包括脱髓鞘疾病、炎症和肿瘤等[4]。⑵颅内动脉瘤压迫综合征:主要由于后交通动脉和颈内动脉等Willis环附近动脉瘤压迫动眼神经所致。特点是发病较快,多为单侧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约90%出现瞳孔改变;往往伴有同侧头部、特别是局限于内眦部的剧烈疼痛,主要通过MRA、DSA确诊。但阴性者也不能完全排除动脉瘤,可能因动脉瘤破裂,瘤体变小、闭塞而导致MRA、DSA阴性。如果单侧动眼神经麻痹突然发作或反复发作,伴内眦部疼痛且早期就出现瞳孔散大应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5]。⑶海绵窦综合征:常有特征性的突眼和结膜水肿,有助于鉴别诊断;另外,由于动眼、滑车、外展及三叉神经眼支穿过海绵窦外侧壁,所以这些神经均可受累,出现眼睑下垂、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三叉神经眼支分布区感觉障碍等。海绵窦血栓形成、海绵窦动静脉瘘、Tolosa-Hunt综合征以及垂体瘤等是海绵窦综合征常见病因[6]。①海绵窦血栓形成:几乎都继发于局部或鼻窦感染,急性起病,有明显的感染症状,同时由于眶内静脉回流受阻出现眼球突出,眼睑、眶周及结膜水肿明显。一般发病初期病变在一侧,但数日后可扩展到对侧[7]。②海绵窦动静脉瘘:可以由于自发性或外伤引起,出现动眼、滑车、外展及三叉神经眼支受累症状以及突眼、结膜水肿等,在眼部听诊可听见明显的血流声;压迫同侧颈动脉时血流声消失,压迫对侧颈动脉时血流声加大或无变化。③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又称为Tolosa-Hunt综合征:是一组以单侧的眼部及眼球后部疼痛并伴有眼外肌麻痹为特征的综合征,少数病例为双侧,一般认为是海绵窦段的炎性肉芽肿所致。开始表现为眶上和眶内顽固性剧烈疼痛;数日后出现单侧眼肌麻痹,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以及三叉神经第一支均可受累,但瞳孔一般无任何改变;数周后可自行缓解,常可复发;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加速症状缓解[8]。⑷眶上裂综合征:系外伤或肿瘤累及眶上裂引起的第Ⅲ、Ⅳ、Ⅵ、Ⅴ1对脑神经受累。表现为全部眼外肌麻痹,眼球突出并固定于正中位,瞳孔散大,光反射和调节反射消失;眶以上额部皮肤和角膜感觉缺失,可伴神经麻痹性角膜炎、泪腺分泌障碍、Horner征等表现[9]。⑸眶内综合征:进入眶内后,动眼神经分为上支和下支。眶内肿瘤和炎症常影响上支,仅导致上睑下垂和/或上直肌麻痹。其他提示眶内病变的表现包括突眼,眼球运动疼痛和继发于视神经受压的视力下降。⑹其他还包括:①糖尿病眼肌麻痹:为急性起病的眼外肌麻痹,常表现为一侧较重的眼睑下垂,往往可大部分甚至全部遮盖角膜,同时眼球活动受限,其特征为不伴或仅有轻微瞳孔改变。在上睑下垂之前常有前额、眶上区疼痛。亦可有外展神经、滑车神经麻痹等表现。可在几周内恢复,但常反复发作[10]。②眼肌麻痹性偏头痛:多见于青少年和中年人,患者多有普通偏头痛发作史。在一次偏头痛发作1-2天后,头痛渐行减退之际,发生头痛侧的眼肌麻痹。持续数日至数周后恢复,可反复发作,大多数在同侧。③Fisher综合征: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一种特殊类型,三主征主要为:急性起病的双侧眼外肌麻痹,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和四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11]。2.1.2 Horner综合征:由支配眼肌的交感神经通路毁坏所致,临床表现为同侧上睑下垂、瞳孔缩小、轻度眼球内陷等,但这种上睑下垂较轻,用力睁眼时仍可抬起。眼球的交感神经支配是多突触通路。在颈部交感神经传导通路中,由于受累及的部位不同,其表现也各异[12]。以神经解剖为指导,用4%可卡因和1%肾上腺素点眼法可进一步阐明导致Horner征的病变部位。⑴一级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下丘脑内,沿脑干和脊髓外侧下行到位于脊髓内C8、T1和T2水平的睫状脊髓中枢并在此换元。一级神经元损害最常见的原因是脑血管病和肿瘤。伴随症状还包括麻木、无力、共济失调和眼震等。正常情况下和第一级神经元病变时,4%可卡因可使瞳孔扩大,而对于1%肾上腺素则无反应。⑵二级神经元发出的轴突沿脊神经前支离开脊髓在胸交感干内走行,在锁骨下动脉处绕过肺脏离开胸腔,沿颈动脉上行,在位于颈动脉分叉处的颈上神经节再次换元。肺尖部炎症或肿瘤、主动脉弓动脉瘤、胸部外伤或肿瘤是导致二级神经元损伤的常见原因。第二级神经元病变时,瞳孔对4%可卡因和1%肾上腺素均无反应。⑶三级神经元由颈上神经节发,其一部分神经纤维沿着颈外动脉到达面部,发出分支支配血管、汗腺。支配眼眶内结构的三级神经元纤维则伴随颈内动脉走行,在海绵窦内离开颈内动脉,又分为两支,一支到达瞳孔扩大肌,一支到达提上睑肌和Müller睑板肌。颈动脉缺血、颈动脉及其周围组织手术、海绵窦病变是其损伤的重要原因。所以当患者出现Horner征,同时伴有同侧相关部位的疼痛时应特别注意,最好立即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以查明原因。第三级神经元病变时,瞳孔对4%可卡因无反应,但1%肾上腺素能使瞳孔扩大。2.1.3 Marcus-Gunn综合征(下颌瞬目综合征):是发生于婴幼儿的先天性上睑下垂,多为一侧,有家族遗传倾向。典型特点是当患者张口时,下颌偏向健侧(或向前),下垂之上睑突然自动抬起,睑裂开大,出现比健侧位置还高的奇特现象,但这种眼裂开大不能持久而是暂时性的;嘱患者伸舌时亦可出现下垂的眼睑上提等现象;而嘱患者下颌向患侧运动时,则上睑下垂加剧;患者用餐时,眼睑随着咀嚼而出现不停的瞬目现象。可能是由于在发育中动眼神经核与三叉神经核外翼部分或下行神经纤维之间发生联系所致[13]。
2.2 肌源性上睑下垂(myogenic ptosis):肌源性上睑下垂是指提上睑肌和Müller睑板肌缺损引起的上睑下垂,主要由于遗传或免疫学异常引起[14]。肌源性上睑下垂主要包括线粒体肌病、肌营养不良、甲亢性眼肌病和神经肌肉接头处疾病重症肌无力等十种疾病;临床上除了重症肌无力多以单侧上睑下垂为主以外,肌源性上睑下垂多为双侧眼睑下垂,部分患者可以表现为某侧较重的上睑下垂。2.2.1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是重点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发生于青年女性和中老年男性。隐匿起病、慢性进展,出现上睑下垂、复视、四肢近端无力等症状,其中上睑下垂在起病时出现率约为70%,病程极期为90%,通常为双侧,但部分患者出现两眼上睑下垂交替出现。临床上以病态疲劳性、每日波动性为特点;药理学显示新斯的明试验阳性;免疫学检查可发现85%患者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电生理检查可发现低频重复电刺激呈波幅递减,高频重复电刺激波幅无明显递增;神经肌肉病理学可发现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皱襞减少;胸腺影像学和胸腺病理学可发现15%患者有胸腺瘤,约60%的患者有胸腺增生[15]。2.2.2 甲亢性眼肌病:又称Graves病,突眼性甲状腺肿,是一种复杂的免疫介导的疾病。通常发生在30-40岁,女性与男性的比例约为4:1到7:1之间;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毒性甲状腺肿(怕热、出汗、心悸、体重减轻、神经质等)、眼病和偶见(<1%)的皮肤病。眼症主要表现顺序为畏光、流泪、眼痛、眼睑水肿、复视、视力模糊、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等;眼征的发生及顺序一般为眼睑退缩(Dalrymple征,上睑缘或下睑缘达到或超过角膜缘、或当下睑缘在角膜缘下方1-2mm,40%-60%)和眼睑滞后(von Graefe征,40%-50%)、结膜和眶周水肿(30%)、突眼(30%)、眼外肌麻痹及视力丧失等。眼外肌麻痹通常隐匿起病,缓慢进展,发展为双眼不对称的限制性麻痹;下直肌和内直肌最容易受到累,以后逐渐出现上睑下垂以及其他眼外肌(上直肌和外直肌)麻痹。由于是限制性麻痹,患者多表现为单纯下斜视或者下斜视伴内斜视,极少出现外斜视;又由于患者以下直肌受累为早和多见,76%患者出现垂直复视,而22%的患者出现水平复视。甲亢性眼肌病中上睑下垂主要是由于突眼、水肿、营养代谢等导致提上睑肌受损;另外不能排除由于对侧眼睑退缩、突眼等造成的误判。辅助检查除明确甲状腺功能亢进外,眼外肌B超、CT或MRI检查能发现受累及的眼外肌变粗;但部分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而只是出现抗甲状腺抗体增高,应该仔细鉴别甚至需要长期随访[16]。2.2.3 线粒体肌病:以上睑下垂为主要表现的线粒体肌病主要是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chronic progressive external ophthalmoplegia,CPEO)和Kearns-Sayer 综合征(Kearns-Sayer syndrome,KSS)。两者多呈散发出现,部分有家族史,多于20岁以前出现容易疲劳,往往在休息后减轻,需要与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和其他代谢性肌病等鉴别。CPEO多首先出现双上睑下垂,病情缓慢进展,数年后出现其他眼外肌,但复视并不多见;病情发展中尚可出现面肌和四肢近端肌肉无力。KSS除了有双侧对称性眼外肌麻痹外,还伴有视网膜色素变性,和/或心脏传导阻滞、小脑性共济失调、发育迟缓等;脑脊液蛋白含量多>1g/L;肌电图60%-70%呈肌源性损害;血乳酸、丙酮酸最小运动量试验约80%以上出现阳性;血清肌酶30%出现CK和/或LDH增高;肌肉活检可见肌细胞内线粒体堆积,类似破碎红纤维[17]。2.2.4 眼肌型肌营养不良:对该病的概念比较混乱,又称为慢性进行性核性眼肌麻痹、进行性眼肌麻痹等,部分学者认为应该归到线粒体肌病的眼型表现,但对于单纯出现双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的患者仍应进一步研究[18]。目前对于眼肌型肌营养不良的认识如下: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于青壮年起病,女性多见。临床表现为眼睑和眼外肌呈进行性瘫痪,部分患者出现双侧面瘫和咬肌无力、上肢肌肉受累等,但出现较晚。血清CPK测定可有轻度升高。肌电图出现短时限、低波幅电位,多相电位增加,大力收缩时呈干扰相;但也有部分患者肌电图正常。病程呈良性过程,进展缓慢,不影响寿命。2.2.5 眼咽型肌营养不良(oculopharygeal muscular dystrophy,OPMD):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有散发病例。主要特点是:多在40岁以后发病且进行性加重,症状以双侧上睑下垂及吞咽困难为主。约2/3患者首发症状为上睑下垂,双侧对称,以后逐渐出现吞咽困难和构音不清,大约十几年后出现其他眼外肌无力、轻度面肌力弱、咬肌无力和萎缩、近端肢体无力等。血清CK水平轻度增高或正常;肌电图既可出现肌源性损害,也可出现神经源性损害。肌肉病理检查可见肌纤维变性。基因检测可见染色体14q11位点多A结合蛋白2(poly(A) binding protein 2,PABP2)上有2-7个GCG重复序列[19,20]。2.2.6强直性肌营养不良(myotonic dystrophy,MD):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成年人最为常见的肌营养不良类型,并有后代加重提前出现现象,且由父亲遗传下症状要比由母亲遗传更严重,患病率约为1/8000。眼部症状包括双侧上睑下垂、眼轮匝肌无力、不同程度的眼肌麻痹以及圣诞树样白内障(Christmas tree cataract,出现率接近100%);另外还包括多组肌群(主要为肢体远端、面部、颈部等)萎缩和肌强直,并常常伴有身体其他多系统受累,出现心脏传导阻滞、智能低下、生殖系统退化、秃顶等。肌电图呈特征性肌强直放电;基因检测有特异性,患者染色体19q13.3位点萎缩性肌强直蛋白激酶基因(DMPK)内CTG三核苷酸序列异常重复扩增超过100[21]。2.2.7眼咽-肢体远端型肌病(oculopharygodistal myopathy,ODM):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40岁以后发病。首发症状为上睑下垂,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数年内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以及四肢远端无力等症状。基因检测显示,ODM很少出现PABP2 GCG重复序列,从而与眼咽型肌营养不良相鉴别[22]。2.2.8 先天性单纯性上睑下垂:多数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数为散发病例。是婴幼儿最常见的上睑下垂原因,是由于提上睑肌发育不良所致。除上睑下垂,患者在下视时会出现眼睑退缩,即让患者追随视标向下注视时眼睑的运动相对滞后于眼球的运动。75%患者为单侧受累,部分患者同时合并同侧上直肌无力[23]。2.2.9 晚发性单纯性上睑下垂: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在40-60岁发病,缓慢进展,长期观察随访亦不能发现其他骨骼肌无力[24]。
2.3 腱膜性上睑下垂(Aponeurotic ptosis)腱膜性上睑下垂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提上睑肌腱膜缺损所造成的上睑下垂,是眼科诊治的上睑下垂中最为常见类型[20,25]。其典型体征包括:⑴轻度持续性上睑下垂;⑵提上睑肌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下垂睑能抬高8mm或以上,可认为提上睑肌功能尚好;⑶上睑皱襞不明显或抬高,即受累眼睑皱襞比未受累眼位置高,若双侧受累,一般上睑皱襞距睑缘10mm以上;⑷上睑皮肤变薄;⑸病变早期平视时上睑下垂不明显,但下视时上睑明显遮盖视轴,使患者不能阅读。引起腱膜性上睑下垂的原因很多,主要有⑴长期戴用隐形眼镜;⑵眼睑皮肤松弛症(Blepharochalasis syndrome);⑶老年腱膜退行性变;⑷外伤;⑸重睑手术后;⑹眼部手术后;⑺各种原因引起的眼睑持续肿胀;⑻包括搔痒、皮炎、结膜炎等各种原因导致的习惯性揉眼睛等[26]。除外伤和手术后、习惯性揉眼睛、眼睑持续肿胀等造成腱膜损伤和老年腱膜退行性变以外,由于戴隐形眼镜引起的上睑下垂和眼睑皮肤松弛症更容易被漏诊或误诊。①长期戴用隐形眼镜引起的上睑下垂可能与挤压眼睑取镜时出现的眼轮匝肌和提上睑肌的同时而相反的两种作用力、未取镜时镜片对睑结膜的强力摩擦及对其下组织的牵拉、隐形眼镜的直接刺激导致眼睑水肿和患者揉眼睛等动作增多等都有关;患者有明确的戴隐形眼镜史,表现为中度眼睑下垂而提上睑肌肌力较好。②眼睑皮肤松弛症常发生于小于20岁的年轻患者,以反复发作的上眼睑无痛性肿胀为特点;检查可见上眼睑皮肤变薄、失去弹性和松驰下垂,常伴有色素沉着和泪腺突出等;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上眼睑肿胀是诊断关键[27]。
2.4 机械性上睑下垂(mechanical ptosis)机械性上睑下垂是指由于眼睑本身的重量增加而引起的上睑下垂。主要由丛状神经纤维瘤、眼睑肿瘤、眼眶转移瘤、毛细血管瘤、重症沙眼及其他结膜疤痕等所致[20,25],多出现在眼科门诊。
2.5 假性上睑下垂(pseudoptosis)假性上睑下垂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明显的眼裂相对变小,而上眼睑及眼球各向活动正常[24]。主要有保护性上睑下垂、垂直性麻痹性斜视、眼睑痉挛、无眼征、小眼征、眼球内陷、对侧突眼等多种情况。2.5.1 保护性上睑下垂:是当眼睑受到外界刺激时的保护性眼睑下垂。除表现上眼睑下垂外还可伴有畏光流泪、睫状充血、眼睑水肿和视力减退、外伤等。2.5.2 无眼征、小眼征、眼球内陷、对侧突眼和对侧眼睑退缩等都可能被误认为是上睑下垂。2.5.3 垂直性麻痹性斜视:各种原因引起(主要为先天性)上直肌功能障碍往往会使患侧眼表现出眼睑下垂的假象。由于双眼球不在同一水平位置,检查时会发现:当高位眼(健侧)为注视眼时,另一低位眼(患侧)上睑就会出现明显下垂,并且上睑下垂程度与眼球下斜程度一致;当患者用低位眼注视时,则眼睑下垂消失,眼裂升到正常高度,高位眼因上直肌接受过量冲动而呈现上斜视,使睑裂出现异常开大。由于患者提上睑肌功能正常,当遮盖高位眼时,低位眼上睑下垂就会消失[23]。2.5.4 眼睑痉挛:主要见于老年妇女,表现为双眼睑阵发、不自主、频繁的小抽搐,患者不愿意睁眼睛,严重时抽搐明显以致睁眼困难。患者常述早晨时或闭目休息后稍好转;查体可见患者双眼瞬目动作增多,但眼睑上抬有力,眼球各方向活动自如[25]。
3 不同年龄组上睑下垂的主要原因⑴ 儿童发生的上睑下垂眼科专家Lee等研究发现,小于16岁儿童上睑下垂的原因主要为肌源性,其中以提上睑肌发育不良所致的先天性单纯性上睑下垂最为常见(240/333,占所有患者的72%);其次为神经源性,以Marcus-Gunn综合征最为常见(26/333,占所有患者的7.8%);先天性腱膜性上睑下垂列第三位(12/333,占所有患者的3.6%)[28]。神经科儿童上睑下垂患者尚未见统计资料,但一般认为以MG、CPEO等最常见。⑵ 成年人发生的上睑下垂神经科成年人发生的上睑下垂以MG、CPEO、甲亢性眼肌病、动眼神经损伤和Horner综合征等多见。眼科则以腱膜性上睑下垂最为常见,约占成年人上睑下垂原因的一半[25]。在老年人中以腱膜退行性变为主要原因,而青年患者发生的腱膜性上睑下垂原因则主要包括长期戴隐形眼镜造成腱膜损伤、手术造成腱膜损伤和眼睑皮肤松弛症等[27]。
4 上睑下垂的鉴别诊断对于患有上睑下垂的患者,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详细的病史、仔细的查体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来确定病因。病史应包括既往有无外伤史、手术史、近期感染史等;现病史要根据可能的原因、诱因、首发症状、特点、持续时间、病情变化、治疗情况等依次展开。对于上睑下垂应该做细致的检查,尤其对于轻微的上睑下垂更应该多次检查[29]。⑴ 首先应判断是否是上睑下垂,排除假性上睑下垂 先观察患者双侧眼裂的大小是否一致,在重度以上的上睑下垂患者中可以见到:因为患侧额肌代偿性收缩导致额纹增深,健侧睑裂代偿性增大,眉毛上抬,头后仰。接着应进行以下三种检查,检查时也必须两侧对比。①嘱患者做眼的闭启运动,如有上睑下垂,则可见在睁眼情况下患侧较健侧眼裂变小,并通过两侧上睑睑缘遮盖角膜程度来确定。②在患者睁眼时,检查者在患者眉毛上方触之,试其有无额肌代偿性收缩。③令患者向左右两侧注视,外展时,上睑下垂明显,内收时减轻。⑵ 判断上睑下垂的严重程度 Beard[29]根据下垂睑缘低于正常位置的距离对眼睑下垂进行分类如下:一级轻度上睑下垂,下垂距离在2mm以内;二级中度上睑下垂,下垂距离在2-4mm;三级重度上睑下垂,下垂距离大于4mm,或完全闭合,但检查者用双手拇指紧压患者的眉弓部(额肌)时,嘱患者向上注视,上睑仍能轻度上提;四级完全性上睑下垂,即检查者用双手拇指紧压患者的眉弓部(额肌)时,嘱患者向上注视,上睑完全不能上提。为了更好的观察眼外肌无力的严重程度并对疗效进行定量化评估,许贤豪等对眼外肌无力定量检查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行了分级[30]。各项记分标准分别为:⑴上睑无力计分:病人平视正前方,观察上睑遮挡角膜的水平,以时钟位记录,左、右眼分别计分,共8分。0分:11~1点,1分:10~2点,2分:9~3点,3分:8~4点,4分:7~5点。⑵上睑疲劳试验:令病人持续睁眼向上方注视,记录诱发出眼睑下垂的时间(秒)。眼睑下垂:以上睑遮挡角膜9~3点为标准,左、右眼分别计分,共8分。0分:>60,1分:31~60,2分:16~30,3分:6~15分,4分≤5。⑶眼球水平活动受限计分:病人向左、右侧注视,记录外展、内收露白的毫米数,同侧眼外展露白毫米数与内收露白毫米数相加,左、右眼分别计分,共8分。0分:外展露白+内收露白≤2mm,无复视,1分:外展露白+内收露白≤4mm,有复视,2分:外展露白+内收露白>4mm,≤8mm,3分:外展露白+内收露白>8mm,≤12mm,4分:外展露白+内收露白>12mm。各项的总分算为绝对记分,同时通过自身对照对治疗前后或者病程前后绝对记分进行对比计算相对记分可以作为判断患者疗效或病情进展的指标。相对记分的计算方法为:相对记分=(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⑶ 进行仔细查体和完善辅助检查,明确病因 包括查看是否有眼睑水肿及其程度如何,是否有视力和视野改变,是否有其他眼外肌改变,是否有瞳孔改变,是否有其他脑神经异常等等,并进行系统的躯体运动、感觉和植物神经功能检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进行以下鉴别分析(见表2),对于有疑问的诊断,要进一步完善辅助检查来明确。
5 小结总之,引起上睑下垂的病因众多,只有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仔细查体,结合有效的辅助检查,才能得出正确诊断,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解剖分类与诊断

摘要:临床工作中,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思路及评判方法不尽相同,本文强调诊断之初就应依据病史及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将患者的周围神经损害归到21种临床解剖类型中,然后以电生理及其它一些辅助检查验证其的正确性。通过上述方法使诊断范围逐渐缩小,直到剩下最可能的一个诊断或仍诊断不明。
关键词:周围神经病 诊断 鉴别诊断

在周围神经病的诊断中不同的医生使用的方法不尽相同,有的过分依赖于实验室的检查,将周围神经病作为一个整体而没有具体的区分或分类就申请一堆检查以期发现有诊断价值的生化或其它异常。这种方法之所以被采纳因其不需要太多的评判,只需知道是周围神经病就行了,诊断的确立依赖于某一特定检查的异常发现。关于周围神经病鉴别诊断方面的综述文献已有较多报道,但论述诊断程序或步骤的文章却很少。
在本文中,强调依据病史及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将患者周围神经损害归到21种临床解剖类型中,然后以电生理及其它一些检查验证其正确性,最后经一系列的纳入或排除法使诊断范围逐渐缩小,直到剩下最可能的一个诊断或仍诊断不明,以期获得效益/花费比高的诊断思路及评判方法。
诊断的具体步骤如下:
一、确定损害的临床解剖类型
通过病史采集及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如存在周围神经损害将其归入到表.1.中的某一类,目的是明确损害的部位(根、段、节、丛、干),受累神经纤维的类型以及受累神经元的损伤部位(细胞体、轴突的远段或近段)。
从开始就对患者的损害进行正确的临床解剖归类,有助于提高诊断效率,因为这样可以集中精力于已经压缩的疾病表中,以集中检查并提高正确诊断的机率。
表.1.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解剖分类
1、 单颅神经病 (Cranial Mononeuropathy)
2、 多个单颅神经病 (Multiple Cranial Mononeuropathy)
3、 多发性颅神经病 (Cranial Polyneuropathy )
4、 单神经根病 (Mononeuropathy)
5、 多个单神经根病 (Multiple Mononeuropathy)
6、 多发性神经根病 (Polyradiculopathy)
7、 单神经节病 (Monoganglionopathy)
8、 多发性神经节病 (Polyganglionopathy)
9、 臂丛神经病 (Branchial plexus neuropathy)
10、腰骶丛神经病 (Lumbosacral plexus neuropathy)
11、单神经病 (Mononeuropathy)
12、多个单神经病 (Multiple mononeuropathy)
13、运动神经元变性 (Motor neuron degeneration)
14、运动、感觉神经元变性 (Motor and sensory neuron degeneration)
15、运动神经病 (Motor neuropathy)
16、感觉神经病 (Sensory neuropathy)
17、植物神经病 (Autonomic neuropathy)
18、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Polyradiculoneuropathy)
19、多发性神经病 (Polyneuropathy)
20、多发性感觉运动神经病 (Sensorimotor polyneuropathy)
21、其它 (Other)
二、通过检查进一步明确上述的临床解剖类型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的检查手段有肌电图(EMG)、感觉定量试验、植物神经定量试验、放射学及影象学检查、脑脊液(CSF)检查及腓肠神经活检等。
电诊断学在下列情况的鉴别中尤为重要[1]:1)解剖类型如根、丛、干、末梢或混合型;2)受累神经元或纤维的种类如运动神经元或大的感觉神经元;3)受累神经元或纤维的部位如胞体或轴突远端;4)神经纤维的病理改变如轴突变性、节段性脱髓鞘或神经传导阻滞;5)运动神经元病与神经肌肉接头障碍及肌病;6)神经再生。
感觉定量试验可以用于发现或肯定感觉消失及感觉障碍种类的鉴别和受损纤维的类型[1,2]。它可以在临床上发现前就检测出感觉异常,并且有助于识别异常的刺激-反应的特性,如痛觉过敏或异常性疼痛。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的振幅或腓肠神经活检的形态学检查,可以为感觉的异常及感觉纤维粗细的分类提供有力的证据。
植物神经试验可用于发现各种植物神经功能异常并对其分类,以及鉴别中枢性还是周围性的。有时临床检查及其它一些方法还不能发现的植物神经损害,温度调节出汗分布试验却可发现病变已经很明显了。
在解剖定位中,影像学学检查也较有用,如MRI用于根、节、干病变的鉴别或评估病灶的范围。
以下是说明临床解剖分类价值的几个例子
病例1和病例2:
假设有一个患者出现缓慢进展的上肢及手部的无力36个月,无感觉及植物神经症状,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发现正中神经支配的上肢远端及手部的肌肉无力,未见反射、感觉、植物神经功能的异常。根据以上的结果,可考虑以下几类疾患(见表1):9、12、13、14、15、18、19。下一步的工作是在上面几种解剖病理类型中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其属于具体的哪一类。
在此病例中,假设双手的感觉定量试验发现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的振幅及传导速度均正常。这样可以排除第9、12、14、18、19类的诊断。进一步假设两前臂的正中神经有传导阻滞且针式EMG检查也发现病变局限在前臂,那么可能的解剖-病理类型应是第15类即运动神经病。如排除神经卡压等情况诊断应考虑为伴有持续性传导阻滞的多灶性运动神经病(见表2)。对于该患者,以上分类不仅可以明确临床-解剖类型,还可能找到特异性的诊断。
表.2. 多个单神经病需考虑的诊断
1、 坏死性血管炎
2、 糖尿病*
3、 HIV感染*
4、 伴有持续性传导阻滞的多个运动性单神经病
5、 具有遗传倾向的压迫性麻痹
6、 结节病
7、 神经卡压或机械性损伤
8、 神经肿瘤(多发性神经纤维瘤)
9、 莱姆病
10、麻风
11、缺血性单肢神经病
12、神经周围瘤(局部增生性神经病)
13、炎症性脱髓鞘性神经病*
14、神经纤维营养血管的栓塞
15、其它
*非常见的病因
假设本患者电生理学异常局限于双上肢正中神经及尺神经所支配的肌肉。正中神经及尺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N)位于正常范围的低限,且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振幅减小。SNAP的振幅也减小但并不弥散。针式EMG发现异常改变局限于前臂正中神经及尺神经支配的肌肉且呈慢性神经源性损害改变。F波的潜伏期轻度延长但还不超过前臂的神经传导速度所预期的异常范围。食指末节指骨的“振动探测阈值”(VDP)异常(≥90%),手掌背面的“冷觉探测阈值”(CTD)及热痛觉反应在正常范围内。以上检查结果提示病变局限在双上肢,运动及感觉神经纤维均受累,涉及多根神经,病理改变以轴突变性为主。因此需要考虑的病理-解剖类型:第19类(多发性神经病-双上肢)及第14类(运动及感觉神经元变性伴轴突远端变性)。需要考虑的疾病有迟发性Tangier病(丹吉尔病即高密度脂蛋白缺乏病)及Hanmel型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元病等。
病例3:41岁、男性,就诊前4个月发现双小腿及足趾、双手掌及手指的烧灼感,体检未见异常。电生理学检查发现双侧腓神经传导轻度异常。患者症状的性质与部位及发汗试验的结果证实为细感觉及植物神经纤维病变。腓肠神经活检发现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见第九步),而诊断为免疫介导的以感觉及植物神经损伤为主的多发性神经病。
病例4:67岁、男性,53岁起出现右拇指的麻刺感,后来同样的症状扩散到整个右手,接着到右脚,最后是双脚。其在60岁就诊时,诉双手、双脚、双上肢、腹部、耳廓、前额部的斑块样麻刺、麻木感。体检未见无力及反射异常。感觉消失区的皮疹及发汗试验的异常提示多部位的皮肤感觉及植物神经的异常,需考虑第16、17类疾病。鼻腔溃疡处的活检发现巨噬细胞内抗酸杆菌,诊断为麻风。
当遇到的周围神经病的类型为多个单神经病时应当考虑的诊断见表2。但在一些情况下,比如糖尿病患者更可能患有多发性神经病而不是多个单神经病[3]。
三、判定神经纤维的病理变化过程
为了明确诊断有必要了解神经纤维的病理变化如轴突变性、萎缩,节段性脱髓鞘,脱髓鞘及髓鞘再生,纤维再生等。以上病理改变可以从临床症状的类型、神经病变的范围及类型、神经传导及EMG异常的类型和分布、感觉定量试验及植物神经功能试验、神经活检等检查予以推断。
知道了神经病变的解剖部位、受累神经纤维的种类、神经元病变的水平(纵向定位)以及神经纤维的可能病理改变,就可以得出一个可能较为准确的诊断。
四、分析起病方式及病程
明确发病时间及随后的病情演变可以为诊断提供一定的线索。发热伴全身症状后出现的急性瘫痪综合征提示格林-巴利综合征;相反,病前无明显感染史,逐渐进行性加
重的四肢远端对称性运动或感觉障碍提示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单相病程是下列疾病的典型表现:格林-巴利综合征、糖尿病性远端神经病、糖尿病性躯干神经病、一些炎症性多神经节病、单次的毒性物质接触、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等。波动性病程见于神经的间断性受压(如腕管综合征及具有遗传倾向的压迫性麻痹),免疫介导性神经病如慢性多发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神经病,一些先天性代谢异常性疾病发生恶化如急性阵发性卟啉病及毒性物质的反复接触(如铅、砷、铊、汞)等情况。
病例5:假设某一个患者出现亚急性进展性的行走困难4月余,行走时双膝部弯曲,从椅子里起立时需要上肢的帮助,手指及脚趾的持续性麻木和刺痛。神经系统体检发现上、下肢广泛性对称性肌力减退,反射消失,四肢远端的手套-袜套样触觉、振动觉及关节运动觉消失。根据以上情况即使没有进一步检查也可明确为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表1第18类)。依据其起病方式及随后的病情演变过程提示慢性多发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神经根神经病。
五、判断病因是遗传性的还是获得性的
持续性的刺痛感及麻木感常常是获得性神经病的特征性表现[4]。缺乏上述症状提示感觉神经元或纤维未受累,或者疾病呈隐袭性进展。因此,无麻刺感提示遗传性神经病。尽管一些慢性获得性神经病也可无麻刺感,如慢性多发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神经病(CIDP)、淀粉样变神经病、副蛋白相关性神经病等的某些病例。
持续数年隐袭性进展的疾病提示遗传性疾病[5]。由于疾病的隐袭性进展使患者或家属未能较早地或根本就没有发现明显缺陷是遗传性神经病的主要特征。一些典型的临床表现(如腓骨肌萎缩、脊髓小脑变性、先天性感觉-植物神经病)也提示遗传性疾病的可能。一些骨骼及皮肤的异常也可能提示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疾病如马蹄内翻足、先天性髋关节错位、器官的血管角化瘤、舌尖部的结节(见于多发性内分泌瘤2b[MEN2b])。非对称性病变提示获得性疾病[5,6]。
六、寻找现存或已愈的伴发性疾病
有很多全身性疾患可引起神经病。最常见于内分泌疾病中如Ⅰ型和Ⅱ型糖尿病、甲减、肢端肥大症、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MEN2b等。营养不良(如饥饿和酗酒)和特定的维生素缺乏(B1、B6、B12)或过量(B6)可引起全身症状及周围神经病。某些感染如麻风、单纯疱疹或带状疱疹、莱姆病、梅毒及HIV等也常引起周围神经的损害。患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近期免疫接种史提示急性感染性炎性脱髓鞘性神经病或其它一些免疫性神经病。成骨性骨髓瘤大多伴有周围神经病,而癌及肉瘤却很少伴发。此外小细胞肺癌可伴发感觉神经病,一些血液系统疾病(如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白血病等),肾脏疾病(尿毒症),肝脏疾病及胃肠道疾病(如吸收不良)也常伴发周围神经病[7]。
因此,应尽可能广大范围寻求潜在性疾患的可能如肿瘤、代谢性疾病、营养缺乏、感染及中毒等[8]。尤其对于某些周围神经病更需要仔细寻找其伴随的疾患。比如,对于POEMS(多发性神经病、内脏肿大、内分泌障碍、单克隆蛋白及皮肤色素沉着)患者应该考虑其伴有成骨性骨髓瘤的可能;对于皮肤色素增加的周围神经病患者应该想到肾上腺功能不全(如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Castleman病及其它内分泌疾病。
但对于有多发性感觉运动神经病及如恶液质或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的患者究竟在多大范围内寻求潜在肿瘤,尚无定论。
七、血液学、生化学及影像学等辅助检查
应该申请哪些检查项目以及其适应症等并不是简单问题。我们申请检查的依据有解剖-病理分类、患者年龄、性别等。因此,对于某些患者可能仅需申请少数几个检查,而另外一些可能需要大量的检查项目。因为大多数的检查主要是为了排除某些疾病,因而不要期望有太多的阳性结果。而且建议对于可有效治疗的疾病的排除上医生要花更大的精力,如感染性、免疫性疾病,营养不良及特定维生素的缺乏,中毒,代谢性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其它一些情况下,为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评估预后、防止不必要的手术或昂贵治疗等也可能需要必要的检查(诊断性评估)。
病例6:60岁、女性,症状为缓慢进展的双手及颜面部的肌肉无力,头颈部皮肤痛温觉消失,双上肢SNAP消失。进一步检查发现高密度脂蛋白重度减少而明确诊断为迟发性Tangier病(高密度脂蛋白缺乏病)。
病理7:对于一个有广泛性感觉症状包括麻刺感、烧灼感的患者,应该考虑是否是脊髓传导束、神经根、神经节或神经干型疾病。第一步应先明确是否有痛温觉与粗纤维感觉的分离,该现象是脊髓内病变的典型特征,也见于细纤维神经病的某些病例中。假设有粗纤维受累,SNAP的振幅变化可判定病变与脊神经节的距离。如怀疑其患有多发性炎症性神经节病,应申请诸如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hF)、抗核抗体(ANA)、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抗中性粒细胞核抗体(ANNA)等项目,也可用Schirmer试验或孟加拉玫瑰红试验检查流泪程度。口唇粘膜的活检可用于评估唾液腺炎症的程度。
八、家系调查
该步骤是第五步的扩展,当周围神经病的特异性诊断不能明确时,有可能从详细的家族史或对家属的详细检查中找到答案。对未能明确诊断的周围神经病患者的所有家属成员都进行全面的检查不现实的。但可以有选择的进行。首先,应绘出一个直系家属(祖父母、父母、姑姑叔叔、兄弟姐妹、子女、孙子)的家系图谱,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或死亡年龄)、死因、所患疾病、神经肌肉状况(弓形足、下肢萎缩、脚底溃疡等)。其次,检查具有可疑症状或表型的家属,很多情况下,患者就诊时都有家属陪同,对于这些人可以很快的予以检查。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通过电话对其家属进行简短的询问,在进行电话随访时可以让其做以下动作如脚趾行走、脚跟行走、跪位起立等动作以进行简单的评价。最后,应用神经生理及特殊检查对该家系进行正规的评估。
九、皮神经及皮肤活检
该检查在整个诊断步骤中应该放在最后。不能因为单纯的诊断不明而进行该项检查,而只能在一小部分周围神经病患者中进行该检查。临床医生经常在轴突病变及脱髓鞘病变二者的鉴别时使用该检查,一般情况下,根据症状、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异常发现、电生理学检查如神经传导和EMG、感觉定量试验、植物神经定量试验就可以推断神经病变的范围及病理类型,尤其电生理学检查往往可以很明确的鉴别。
皮神经活检术主要用于判定间质性病理改变的存在及其类型以及其它一些情况下如判断脱髓鞘改变是否仍在继续及无髓鞘纤维病变的判定时。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以神经近端损害为主的“原发性”脱髓鞘性神经病如CIDP,可以表现为腓肠神经轴突变性或缺失。此外,神经活检术在下述情况的鉴别时尤为有用:炎症(炎症性脱髓鞘、坏死性血管炎肉芽肿、神经节炎),浸润性病变(淀粉样变,淋巴瘤及其它一些肿瘤),感染(麻风)及特异性组织反应(腊肠样变、糖原过度沉积等)。行该手术时为避免引起肌肉无力通常选取感觉神经。
皮肤活检通过免疫染色可以分辨神经纤维,这为分析终止于表皮的细小伤害性感受器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并可分析其他皮肤神经纤维。皮肤活检可以在多个部位取材,并可在一段时间之后重复进行,而有助评估神经纤维在一些疾病中逐渐丢失的情况及经治疗后神经再生及再支配的情况[1,6]。
此外,对于疑诊为多发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神经病的患者,可以进行诊断性血浆置换或免疫球蛋白治疗。如果病情明确改善,则可进一步证明诊断的正确性以及治疗的有效性。需要指出的是,诊断性治疗之前一定要做一个基本的评估并制定一个详细的治疗计划,并且6-8周后要重新进行一次与前次的评估基本相似的再评估。所有的评估均应回避以前的结果且使用标准客观的试验。
总之,为能有效的使用上述诊断方法,必须在下列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分子遗传学及临床神经病学等。另外,在鉴别诊断中不应盲目遵循上述步骤。在评估过程中,应时刻考虑能否得出特异性的诊断或将某一诊断排除,如果有疑问,要重新采集病史,重新进行体格检查,重新评价起初的推论和设想

腕管综合征

1 腕管解剖——
掌侧为腕横韧带(腕屈肌支持带),通过结构:9条肌腱(深浅屈肌腱各4条,拇长屈肌腱1条),1根神经(median nerve)。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1)慢性卡压状态,Median nerve局灶性脱髓鞘,可能机制:a 机械压迫;b 暂时性缺血。
(2)危险因素:DM,肢端肥大,淀粉样变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妊娠或过早停经,甲旁亢,甲减粘液性水肿,结缔组织病,Colles骨折等。
3 临床表现——50岁左右,女:男=3-5:1,优势手常见,病程半年到3年。
(1)病程三阶段:a 早期:手部刺痛、麻木等感觉异常;b 鱼际肌萎缩,不能做搓捻、抓握动作;c 晚期:血管运动和营养改变:桡侧3半指皮肤发干、色泽改变,甚至溃疡形成。
(2)特征性症状:疼痛、麻木或不适多在夜间或清晨加重,以致患者“麻醒”或“痛醒”。劳累加重,甩手、局部按摩缓解。
(3)典型体征:a 桡侧3半指感觉障碍;b Tinel sign(叩击腕横韧带处,可诱发或加重症状,向手指放射);c Phalen sign(双手背紧贴在一起,使双腕用力屈曲,可诱发或加重)。
4 电生理检查——
(1)电生理诊断:腕远侧节段Median nerve 感觉和\或运动选择性异常;而同侧手Ulnar nerve 远侧节段以及Median nerve 近侧节段相对正常。
(2)手术适应症:a EMG失神经;b 纤颤电位、正锐波等自发电位;c 大鱼际肌萎缩。
(3)1997 Stevens分级标准:
轻度:M远端感觉DML相对或绝对延长,或混合神经电位DML延长,伴或不伴SNAP减低;
中度:M感觉DML延长,远端运动DML相对或绝对延长;
重度:M远端运动和/或感觉DML延长,伴SNAP 或混合神经电位缺如,或伴大鱼际肌CMAP减低或引不出;EMG示纤颤电位、募集减低,MUP改变。

甘露醇的规范应用

甘露醇的药理机制和特点及副作用:
20%的甘露醇是六碳多元醇,其分子量为163是尿素的三倍,PH值为5-7。为高渗透压性脱水剂,无毒性,作用稳定。
甘露醇静脉注入机体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仅有一小部分(约为总量的3%)在肝脏内转化为糖元,绝大部分(97%)经肾小球迅速滤过,造成高渗透压,阻碍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同时它能扩张肾小动脉,增加肾血流量,从而产生利尿作用。所以甘露醇对机体的血糖干扰不大,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仍可应用。由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形成了血-脑脊液间的渗透压差,水分从脑组织及脑脊液中移向血循环,由肾脏排出。使细胞内外液量减少,从而达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目的。甘露醇也可能具有减少脑脊液分泌和增加其再吸收,最终使脑脊液容量减少而降低颅内压。
甘露醇的降颅压作用,不仅是单纯的利尿,而且主要在于造成血液渗透压增高,使脑组织的水分吸入血液,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一般在静脉注射后20分钟内起作用,2-3小时降压作用达到高峰,可维持4-6小时。常用剂量为0.25-0.5克/kg.次成人一次用量。但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甘露醇除了能引起低钾,诱发或加重心衰,血尿、肾功不全、肾功衰竭等。

2 脑出血时甘露醇的作用机制及时机选择:
随着CT和MRI的广泛应用,发现血肿进行性扩大者比例较高。血肿的扩大与血压增高的程度、凝血功能、出血部位以及血肿形态等因素有关。从血管破裂出血开始直至与血肿内压力平衡,最后破口局部形成血栓而止血,此过程约需2~6小时。在这段时间内应用甘露醇是危险的。因为高渗的甘露醇会逸漏至血肿内,血肿内渗透压随之增高,加剧血肿扩大,并可能酿成恶果。但不能一概而论,要密切观察颅内压的动态变化,根据具体情况使用。一旦怀疑有活动性出血,甘露醇的使用应十分谨慎,只要有活动性颅内出血,甘露醇应用就是禁忌。所以,我国药典和甘露醇药物说明均注明“活动性脑出血禁用”
⑴使病灶区脑水肿加重: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有赖于BBB的完整性,甘露醇只能移除正常脑组织内的水分,而对病损的脑组织不仅没有脱水作用,而且由于血脑屏障破坏,甘露醇可通过破裂的血管进入病灶区脑组织内,造成病灶内脑水肿形成速度加快,程度加重。对于脑缺血患者,由于缺血区血管的通透性增强,甘露醇分子易由血管内进入缺血区细胞间隙,同时由于甘露醇不能够被代谢,过多的积聚导致逆向渗透,从而使缺血区水肿加重。临床动物试验也证实5次以前有降低脑压,减轻脑水肿作用。5-7次后水肿反而加重。
⑵颅内再出血加重:以往的观点认为脑内出血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大约为30-40分钟,随着血凝块的出现而停止;但随着影象学的不断发展和CT、MRI应用于临床后发现,大约有38%的脑出血患者的血肿在发病后24小时内,尤其是在6小时内继续扩大,其扩大范围约为33%。除了机体本身的因素外,主要与不恰当的使用甘露醇有关。甘露醇造成再出血的主要原因为:
①甘露醇使血肿外的脑组织脱水后,可使血肿-脑组织间的压力梯度迅速加大,脑组织支撑力下降,压迫止血作用减弱,从而使早期血肿扩大;
②另一方面由于甘露醇将脑组织液迅速吸收入血液内发生短时的高血容量,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加重活动性脑出血;③甘露醇可通过破裂的血管进入病灶区脑组织内形成“甘露醇脑”,造成病灶内脑水肿形成速度加快,程度加重。
⑶不推荐甘露醇用作预防脑水肿,有脑水肿不一定有颅高压;用甘露醇的目的是降低颅高压、脑疝、减轻脑损伤;2007欧洲指南建议:脑出血导致的严重颅高压应以开颅减压为主,甘露醇只作为辅助治疗,为手术减压争取时间。

建议:
⑴脑出血患者入院后若无严重颅高压表现且生命体征稳定,应于首次CT检查后应采取镇静、利尿、稳定血压(近期多项国际研究证实:将收缩压维持在 140-180mmhg是安全的;此范围内血压越低,越有利于止血)等的措施,以降低再出血风险;同时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严密监测颅内压的变化。 24小时后复查CT,若病情及血肿大小均稳定,且仍无颅高压表现、生命体征稳定,应继续观察并继续监测颅内压变化;如果出现颅高压表现如头痛等则可使用甘露醇等渗透性药物,以帮助减轻脑组织水肿,减轻症状。
⑵在发病6h内观察期间若出现意识障碍加深等脑疝前期表现,应及时复查CT并请脑外科会诊,如有手术指征,在准备手术的同时及时使用甘露醇等渗透性药物,为手术争取时间(欧美指南均强调如此)。
⑶若入院后即出现严重颅高压表现需手术者,无论发病时间长短,应立即应用大剂量甘露醇等渗透性药物降低颅内压,为手术争取时间。

要求:
⑴脑出血发病6小时以内者,无论血肿大小,需立即请脑外科会诊;
⑵如入院时出血量符合手术指征(如壳核≥30ml、小脑10ml、丘脑10ml、脑室出血并发急性梗阻性脑积水、脑室铸型),无论发病时间长短,需立即脑外科会诊。
⑶在观察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及颅内压变化,监测内容包括:神志、瞳孔、肌力、血压、呼吸;
发病2小时以内者,每15分钟监测一次;
发病2—6小时者,每30分钟一次;
发病6-24小时者,每1小时一次。
如发现上述体征较上次有变化者,应立即复查CT,如血肿扩大,应及时请脑外科会诊。
(4)要求120接诊的脑出血合并意识障碍者,为避免延误手术时机,可直接送入脑外科;

3 脱水剂的应用原则:
(1)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和实际需要,决定脱水剂的用量和用法。并密切观察颅内压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有意识障碍者,提示病灶范围较大,中线结构已受影响,可给予20%甘露醇125毫升,静脉滴注,q4-6h,并观察病情和意识障碍的动态改变,注意用药后症状是否缓解,以便调整用量和用药间隔时间。
(3)若病人昏迷程度加深,腱反射和肌张力逐渐降低,出现对侧锥体束征或去大脑强直样反应时,为病灶扩大或中线结构移位加重的征象。除应给予20%甘露醇250毫升静脉滴注,进行积极的脱水治疗外,并应加用速尿40mg,每日1~2次,以上两药可同时或交替应用。
(4)严重的脑梗死如累及大脑半球或小脑的脑梗死并发脑水肿导致严重颅内压增高者,如出现下列情况时:意识障碍逐渐加深、影像提示中线移位、脑沟饱满、脑室受压,建议在卒中后第1天采取降颅压措施并严密监护;存在恶性脑水肿危险者及时请神经外科会诊。
(5) 单纯丘脑出血导致意识障碍者除外,此意识障碍为丘脑病变破坏所致,非颅高压引起。
(6)临床症状较轻,病人神志清楚,无剧烈头痛、呕吐,眼底检查未见视乳头水肿者,尤其是腔隙性脑梗死或小灶脑梗死不用脱水剂。
(7)脱水剂一般应用5~7天。但若合并肺部感染或频繁癫痫发作,常因感染、中毒、缺氧等因素,而使脑水肿加重,脱水剂的应用时间可适当延长。
(8) 避免应用低渗液体加重脑水肿,如5%或10%糖水;必要时可应用高渗盐水。
(9)应用脱水剂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是否已达到了脱水的目的,又要预防过度脱水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如血容量不足,低血压,电解质紊乱及肾功能损害等

4 脑出血时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决定治疗方案:
① 基底节区出血:小量出血可内科保守治疗;中等量出血(壳核出血≥30ml,丘脑出血≥15ml)可根据病情、出血部位和医疗条件,在合适时机选择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时清除血肿;大量出血或脑疝形成者,多需外科行去骨片减压血肿清除术,以挽救生命。
② 小脑出血:易形成脑疝,出血量≥10ml,或直径≥3cm,或合并明显脑积水,在有条件的医院应尽快手术治疗。
③ 脑叶出血:高龄患者常为淀粉样血管病出血,除血肿较大危及生命或由血管畸形引起需外科治疗外,宜行内科保守治疗。
④ 脑室出血:轻型的部分脑室出血可行内科保守治疗;重症全脑室出血(脑室铸形),需脑室穿刺引流加腰穿放液治疗。

5 滴速问题
滴速越快,血浆渗透压就越高,脱水作用就越强,疗效会越好。然而要注意患者的基础疾病。有心功能不全、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滴速过快可能导致致命疾病的发生。短暂的血容量升高可能引起急性心功能不全过多的利尿可导致有效血容量不足,可引起血粘稠度增高,会引起急性心肌梗死、脑梗塞。过快的滴速可能对肾功能有损伤作用。一般要求在20min内滴完。要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而定。
6 用量问题
甘露醇作为降颅压药应用于临床由来已久,但对其用药剂量尚有争论,目前有以下几种观点:
临床观察均发现采用0.5g/kg的小剂量甘露醇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疗效与大剂量相仿,且无毒副作用发生。采用首剂甘露醇0.75g/kg,以后每2小时给0.25g/kg或直到血浆渗透压超过310mOsm/L,这种有规律和频繁使用甘露醇,颅内压变化较平稳。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往往合并心肾功能的损害,大剂量甘露醇使肾血管收缩增加心肾负担。小剂量甘露醇扩容,利尿,扩张肾血管,对肾脏有保护作用,且小剂量甘露醇降颅压作用与大剂量相似,因此小剂量甘露醇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是安全有效的
用量小脱水降颅压作用就小,用量大、滴速快其副作用就相应增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认真对待。小灶出血,可用20%的甘露醇125~150ml较快速静滴,每日2次或q8h。比较大的出血灶或严重的缺血性脑水肿可用到125-250ml q4-8h。并要考虑其基础疾病。有心功能不全、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倾向的要慎用,应联合使用速尿。并根据不同情况适当加用速尿或/和白蛋白。如果患者有明显的心,肾疾病应优选速尿。一部分动物试验证明125ml与250ml其脱水作用无明显差异,但也有试验表明剂量大者脱水作用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有量效关系。最佳能够使病人血浆渗透压300-320mOsm/L之间
使用时间: 一般7±3天,个别严重者14±3天
7 甘露醇的反跳机理及防范措施
甘露醇的半衰期为(1.23±0.22)h,分布容积(Vd)为426.79ml,药物动力学特性表现在体内消除快,分布不很广泛。蔡明虹等[11]研究表明,脑脊液中甘露醇的排出比血清中甘露醇的排出慢,甘露醇可以透过血脑屏障,并在脑脊液中滞留,当血中甘露醇浓度降低时,脑脊液中甘露醇仍保持较高浓度,形成新的渗透梯度,从而引起脑压反跳。反跳时间多在给药后1小时。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高剂量组(760mg/kg)用药1~1.5小时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反跳现象,测脑脊液中甘露醇浓度(0.91±0.64)mmol/L而低剂量组(400mg/kg)无反跳现象,脑脊液中甘露醇浓度较低为 (0.65±0.53)mmol/L,且脑压下降百分率优于高剂量组。
颅内高压患者静注甘露醇降脑压时,剂量以400mg/kg,输入速率不要超过50mg/(kg•min)为宜,这样既可达到最佳降压效果,又可防止脑压反跳

肝豆状核变性概述

【概念】
早自Frerichs(1861)、Westphal(1883)和Strumpel(1898)先后发现一组病例,临床酷似多发性硬化的表现,而尸检却缺乏中枢神经系统特征性的硬化斑,命名为假性硬化症。1912年Wilson证实青少年发病的假性硬化症,其病理特征是肝硬化和大脑基底节区的豆状核变性,命名为进行性肝豆状核变性。1921年Hall定名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HLD)或Wilson氏假性硬化症,后人又称为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据欧美流调统计,本病发病率为0.2/10万人口,患病率为1/10万人口,杂合子为1/4000人口。日本资料患病率约1.9~6.8/10万人口,杂合子高达6.6~13/1000人口。国内虽缺乏本病的流调资料,但本中心1976年10月至2000年10月间收治来自全国各地的HLD患者已近3000例,可见本病在我国并不少见。本病已明确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造成铜在体内各脏器尤以大脑豆状核、肝脏、肾脏及角膜大量沉着,而由于铜离子在各脏器沉积的先后不同和数量不一,临床出现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如震颤、扭转痉挛、精神障碍、肝脾肿大、腹水等。祖国医学分别归属于“颤症”、“癫狂”、“黄疸”、“积聚”、“鼓胀”等范畴。
【病因病机、发病机制】
一、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的主要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导致铜毒内聚,诸证皆因之而起。肾阴(精)素亏,精不化血,精血两虚,筋脉失养,乃至火生风动,故肢体震颤、拘急僵直;肾阴(精)不足,虚火内生,火性炎上,心神被扰,则神志癫狂;火灼肝胆则胆热液泄,发为黄疸;肝胆湿热久蕴,肝络瘀热互结,积聚成痞积;积聚日久,经隧不通,津液不能输布,聚津为湿为水,发为膨胀;肝失条达,肝气横犯脾土,脾失健运,痰浊郁毒内生,上泛阻于舌本,乃见口涎唾滴,构音不清;郁毒循肝脉上注于目,角膜呈色素之环;肾阴不足,精不生髓,脊骨失濡,故出现佝偻、骨折诸症。一言以蔽之,皆缘先天禀赋不足,肾中阴精匮乏所致。
二、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
正常成人每天从食物中吸收铜约2~4mg,进入血液的铜离子先与白蛋白疏松结合后,90%~98%运送至肝脏内与α2球蛋白牢固结合成铜蓝蛋白;仅约5%与白蛋白或组氨酸等氨基酸和多肽疏松结合,其大部分经胆道系统排泄,极少数由尿中排出。本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异常疾病,但其铜代谢异常的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较为公认的是:胆道排泄减少、铜蓝蛋白合成障碍、溶酶体缺陷和金属巯蛋白基因或调节基因异常等学说。
【病理】
HLD的肝脏病理变化,一般呈小叶性肝硬化,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结节,光镜示肝细胞严重坏死,肝纤维囊高度细胞浸润;萎缩的肝小叶内结缔组织明显增生,组织化学证明肝组织内不规则岛状分布的铜颗粒沉着。电镜下肝细胞浆内出现大而不规则、高电子密度的溶酶体,内含大小不一的致密颗粒和低密度脂滴,有界膜包绕,部分界膜不清,组化证实有大量铜沉积.大脑半球常呈现不同程度萎缩,基底节额断面见豆状核色素沉着加深,可见软化空洞灶;不少病例在额叶、丘脑、内囊等处出现软化灶.光镜:主要在基底节及其周围见小软化灶、脱髓鞘灶、异常血管增生灶及胶质细胞增生等,后者的特征变化是,出现变性星形细胞(Alzheimer Ⅰ型细胞)和Opalski细胞,尤以变性星形细胞Ⅱ型最为常见。
【临床表现】
一、症状与体征
临床主要表现神经精神症状与肝脏症状两大方面。欧美报道,约70%的HLD患者以神经症状为首发症状,肝脏症状次之。但我们统计近7年1011例患者以神经症状起病者480例(47.48%),肝脏症状起病者404例(39.96%),其次为骨关节及肾脏损害症状。
(一)神经精神症状
1.震颤 早期常限于上肢,渐延及全身.多表现为快速、节律性,粗大似扑翼样的姿位性震颤,可并有运动时加重的意向性震颤。
2.发音障碍与吞咽困难 多见于儿童期发病的HLD.说话缓慢似吟诗,或音调平坦似念经,或言语断辍似呐吃;也可含糊不清、暴发性或震颤性语言.吞咽困难多发生于晚期患者。
3.肌张力改变 大多数患者肌张力呈齿轮样、铅管样增高,往往引致动作迟缓、面部表情减少、写字困难、步行障碍等。少数舞蹈型患者伴肌张力减退。
4.癫痫发作 较少见。作者总结418例HLD中,11例(2.6%)于病程中出现不同类型癫痫发作,其中10例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或部分性运动发作,仅1例为失神发作。
5.精神症状 早期病人智能多无明显变化,但急性起病的儿童较早发生智力减退;大多数HLD具有性格改变,如自制力减退、情绪不稳、易激动等;重症可出现抑郁、狂躁、幻觉、妄想、冲动等,可引起伤人自伤行为。少数患者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易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
(二)肝脏症状 以肝脏症状为首发症状有:
1.通常约5~10岁发病。由于肝脏内铜离子沉积达超饱和,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即腹型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表现为,全身倦怠、嗜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部膨胀及高度黄疸,病情迅速恶化,多于一周至一月左右死亡,往往在其同胞被确诊为HLD后,回顾病史时方考虑本病可能。
2.约半数患者在5~10岁内,出现一过性黄疸、短期谷丙转氨酶增高或/及轻度腹水,不久迅速恢复。数年后当神经症状出现时,肝脏可轻度肿大或不能扪及,肝功能轻度损害或正常范围,但B超检查已有不同程度损害。
3.少儿期缓慢进行食欲不振、轻度黄疸、肝脏肿大和腹水,酷似肝硬化的表现.经数月至数年,消化道症状迁延不愈或日益加重,而渐渐出现震颤、肌僵直等神经症状.神经症状一旦出现,肝症状迅速恶化,多于几周至2~3月内陷入肝昏迷.因此对原因不明的肝硬化少儿患者。
4.部分青少年患者可表现缓慢进行脾脏肿大,并引致贫血、白细胞或(及)血小板减少等脾功能亢进征象,一般在脾切除或/及门脉分流术后不久,出现神经症状并迅速恶化,常于短期内死亡;少数患者因食管静脉破裂致上消化道出血而迅速促发神经症状。
5.肝症状发生于其他症状后
(1)先出现神经症状,长期误诊或不规则驱铜治疗,神经症状迁延达晚期,渐发生黄疸、腹水乃至肝昏迷。 (2)以神经症状获得正确诊断,体检时才发现轻度肝脾肿大或/及肝功能异常。
(三)角膜色素环(Kayser-Fleisher环,K-F环) 肉眼或裂隙灯在角膜后弹力层周边部可见棕色、灰色环。
二、临床分型
(一)潜伏型(亚临床型) 一般为先证者的一级亲属,在进行铜代谢筛选检查时发现。
(二)显性型(临床表现型)
1.脑型(以神经症状为核心症状)
(1)广义肝豆状核变性型 临床特征为:①一般于15岁以前发病;②肌僵直显著,震颤轻;③晚期呈全身扭转痉挛。
(2)舞蹈-手足徐动型 儿童多见,以脸面不自主扭动和四肢不规则、快速舞动伴肢端缓慢扭动为特征,少数呈投掷样运动。
(3)假性硬化型:临床特征为:①大多于20岁以后起病;②全身震颤较明显,而肌僵直较轻。
(4)精神障碍型 以重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神经症状较轻或缺如,常易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等各种重精神病。
2.脊髓型或脑脊髓型 此型极少见,脊髓型临床特征为:①多见于10~20岁男性患者;②对称性痉挛性截瘫为主要表现.如伴有意识不清、言语错乱和震颤等脑症状,称脑脊髓型。
3.骨-肌型 临床特征为:①大多于17~18岁左右发病;②明显骨关节症状及四肢近端肌无力、肌萎缩;③神经症状和肝症状较轻或缺如;④病情发展缓慢,预后较良好。但作者长期随访发现,晚期也可出现肌僵直等锥体外系或/及肝脏症征。
4.腹型 临床特征为:①5~10岁前常以发热、严重黄疸、中度腹水突然起病;②进展迅速,往往在一周至一月内死亡;③生前无锥体外系症状。
5.脑-内脏混合型 本组以肝型最多见,临床表现多样,主要有下列特征:①青少年发生缓慢进行性脾肿大,酷似门脉高压症;②儿童期发生原因不明的进行性肝硬化.如晚期出现神经症状,称脑-肝型。另一部分脑型患者,不恰当或不规则治疗而达晚期,常并有肝硬化等肝症状,亦属脑-肝型范畴。此外,以浮肿、蛋白尿、血尿为主证者,称肾型;以明显脑症状并心脏症状为主证者称脑-心型。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标准
肝豆状核变性诊断标准:
1.家族遗传史:父母是近亲婚配、同胞有HLD患者或死于原因不明的肝病者。
2.缓慢进行性震颤、肌僵直、构语障碍等锥体外系症状、体征或/及肝症状。
3.肉眼或裂隙灯证实有K-F环。
4.血清铜蓝蛋白<200mg/L或铜氧化酶<0.2OD。
5.尿铜>1.6μmol/24h。
6.肝铜>250μg/g(干重)。
判断:①凡完全具备上述1~3项或2及4项者,可确诊为临床显性型。②仅具有上述3~5项或3~4项者属无症状型HLD。③仅有1、2项或1、3项者,应怀疑HLD。
凡具下列情况应高度怀疑HLD患者,都必须行裂隙灯检查有无角膜K-F环和铜代谢测检。
1.已证实HLD患者的同胞。
2.同胞中有幼年死于暴发性肝炎或其他肝病(尤其病毒性肝炎血清抗原抗体阴性)者。
3.儿童或少年发生原因不明的肝硬变、一过性黄疸、流涎、震颤、舞蹈样运动或精神错乱,均需注意与HLD鉴别,必要时,需进一步行裂隙灯和铜代谢检查。
二、鉴别诊断
1.肝型HLD需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胆汁郁滞综合征或门脉性肝硬变等肝病鉴别。但肝病无血清铜减低、尿铜增高、血清铜蓝蛋白和铜氧化酶显著降低等铜代谢异常;亦无角膜K-F环。
2.假性硬化型HLD需与帕金森病鉴别,肝豆状核变性型HLD需与特发性肌张力障碍鉴别。但帕金森病、特发性肌张力障碍均无铜代谢异常及角膜K-F环,可与HLD区别。
【治疗】
一、低铜饮食
减少食物中铜的摄食为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医治疗
在30多年的研究期间,肝豆汤(片)共治疗HLD患者近3000例,观察表明其对为临床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表明该方具有显著的尿及胆汁排铜作用;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我们逐步发现HLD患者除多数存在热象以外,尚有其它中医证型。为此,拟订了肝豆汤(片)II号,临床获得良疗效,为HLD提供了一种有效、低毒、费用低廉的治疗方法。
三、西医治疗
(一)二巯基丙醇(dimercaprolum)
BAL是含双巯基的化合物,水溶液不稳定,故配成10%油剂溶液,仅供肌内注射,已趋向淘汰。。缺点是:①副反应多,如臀部脓肿、肝功能损害等使病人被迫停止治疗;长期连续应用,排铜作用逐渐衰减。
(二)二巯丁二酸(dimercaptosuccinic acid,DMSA)和二巯丁二酸钠(sodium dimercaptosuccinate,Na-DMS) Na-DMS静注后,血浓度迅速达高峰,4小时排泄80%,无蓄积作用。优点为:①Na-DMS排铜量较高,不仅尿排铜量较疗前平均增高7.7±1.4μmol/24h且胆汁排铜平均增加1.5倍;②DMSA除轻度胃肠反应及出血倾向外,副反应较少,可作为长期维持用药。缺点为:Na-DMS出血倾向较重,易引致严重鼻衄及皮肤紫癜。
(三)二巯丙磺酸钠(Sodium dimercaptosulphonate, DMPS) DMPS对重金属解毒作用与BAL相似,但毒性较BAL低约20倍,排铜效果远强于BAL。优点为:在各种排铜药物中,尿排铜量最高,副反应少。缺点为:偶见粒细胞缺乏症。
(四)D-青霉胺(penicillamine, PCA) PCA化学名为β,β-二甲半胱氨酸(β,β-dimethyl cysteine),它是青霉素的水解产物,临床主要应用右旋青霉胺(D-penicillamine)和正-乙酰消旋青霉胺(N-acetyl-DL-penicillamine)。 优点为:尿排铜增加达24.4μmol/24h,仅次于DMPS,而强于BAL、Na-DMS、DMSA及锌制剂等。缺点为:(1)副反应多,早期易发生过敏反应和白细胞减少,长期服药可发生SLE、MG、穿通性匐行弹性组织变性、粒细胞缺乏症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副反应;(2)长期服用, 排铜作用逐渐衰减。因此,尽管国内外仍将PCA作为HLD的首选和常规治疗,但由于多种副反应,使需要终身服用排铜的HLD,往往被迫停药。因此,作者倡导多种排铜药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为佳。 (五)依地酸二钠钙(calcium disodium edtate,CaNa2EDTA) 口服吸收差,临床常采用肌内或静脉注射,于注射后1小时左右均匀地分布全身细胞外液,但不能进入红细胞内,药物属水溶性,故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脑内浓度极低。优点为:价格低廉,副反应小,尿排铜高于BAL。缺点为:(1)因与锌、铁络合远高于铜;(2)连续使用,尿排铜作用渐减弱;(3)长期大剂量应用,可引起肾脏损害;(4)排锌、铁远高于排铜。
(六)三乙烯羟化四甲胺(triethylene tetramine dihydrochloride,trientine,TETA) TETA是一种多胺类金属络合剂,1982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指定为对不能耐受PCA的HLD患者的治疗药物。本品极易吸收,迄今尚无有关TETA在体内代谢的研究报道。有人认为TETA在体内可能通过与球蛋白竞争和铜络合,使尿排铜增加。优点为:TETA排铜效果较高。缺点为:价格昂贵,可能致肾脏损害、EPS等严重副反应。
(七)锌制剂 多数学者证明,食物中的锌抑制铜的吸收,血液中铜和锌的含量呈负相关,血浆锌浓度增高, 铜含量相应减少。作者等(1986)对49例HLD口服硫酸锌治疗,36例于治疗3周后尿铜明显增高;1989年观察20例HLD口服葡萄糖酸锌,均于4周内尿排铜显著增高。表明锌制剂对体内贮积的铜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预后】
本病除少数患儿出现酷似暴发性肝的临床表现,于短期内死亡外,其自然病程大多呈缓慢进行性经过,约于起病后4~5年死于肝功能衰竭,或陷入植物人状态,死于肺炎等并发症。能生存10年以上者,极少见,故预后不良。但在驱铜疗法进步的今天,绝大部分早~中期患者通过系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能获得与正常健康人相似的工作、学习和寿命。

2009年2月23日星期一

锥外系统疾病及其鉴别诊断

锥外系统疾病及其鉴别诊断
同济医院神经科 方思羽
(1)广义(与运动调节有关的中枢神经结构)
主要由基底节(又称纹状体)组成。它包括尾核和豆状核,豆状核又分为壳核和苍白球,纹状体又有旧纹状体(即苍白球),新纹状体(尾核和豆状核中的壳核)之分,锥体外系还包括丘脑底核(Luys核)。黑质、红核、网状结构、丘脑、小脑齿状核,前庭神经核和橄榄核等。
(2)狭义(临床所指为局限的锥体外系)
[锥体外系病变的主要症状和疾病]
锥体外系疾病目前多用运动障碍性疾病来称呼。锥体外系疾病引起的主要症状是不自主运动(患者不由自主产生无目的的一组异常运动),包括震颤、舞蹈、手足徐动、抽动、肌张力障碍、肌阵挛。一种疾病可以出现多种不自主运动,运动障碍性质疾病可分为多动性疾病(如舞蹈症:表现为各种异常不自主运动和肌张力降低)和少动性疾病(如帕金森病:表现为动作减少、运动退缓、肌强直及震颤)。
一、舞蹈
Ⅰ、小舞蹈病又称Sydenham舞蹈病
[病因与发病机制]
①半数患者有溶血性链球菌A感染史,目前推测易感儿童患A组B溶血链球菌感染后产生的相应抗体、错误识别、尾状核、丘脑底核神经元为抗原,引起类症反应而发病。②成人也可由药物(多巴胺能抑制药造成,如:吩噻嗪类药丁酰苯类氟哌啶醇,纹状体损害)、中风、口服避孕药等引起。
[临床表现]
1、2/3患者发生于5~15岁儿童,女多于男,1.5~3.2:1,病前常有上呼吸道咽喉炎等A组B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
急起或缓慢起病
2、舞蹈样动作常为双侧性,20%为一侧性。
①肢体:舞蹈样动作表现为一种极快的、不规则的、无目的和急速的不自主运动。常先起于某一肢体,上肢比下肢明显,远端重于近端,上肢各关节交替伸直、屈曲、扭转、手指不停地做伸直、屈曲、内收等动作,下肢表现为行走摇晃,肢体舞蹈样动作睡眠时消失,安静时减轻。
②躯干:表现为脊柱不停地弯、伸或扭转。
③面部:挤眉弄眼,撅嘴,做怪相。
④舌:舌不停地扭动,伸舌很能维持原位。软鄂及咽部也有不自主运动,因此妨碍随意运动,引起构音困难和吞咽障碍。
3、肌张力降低及肌力减退,有人把肢体舞蹈样不自主运动,随意运动失调与随意肌软弱无力称为小舞蹈病三联征。
4、精神病状:可有躁动、不安,活动过度,病态注意力分散,行为古怪痛苦、狂怒、谵妄。
5、辅助检查
①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增加。但要注意,舞蹈病多发生于链球菌感染后2~3个月或6~8个月后,因此不能用血清学显示链球菌感染。
②MRI:尾状核、壳核、苍白球增大提示炎症,尾状核头部、壳核T2信号增强。
SPECT:尾状核头部及壳核脑血流灌注减退。
PET:纹状体葡萄糖代谢过盛。
[鉴别诊断]
1、习惯性痉挛:或称习惯性动作其异常运动①多表现为某一肌肉或肌组的快速瞬间的抽动,动作具有刻板性、反复性,而小舞蹈牵涉面广泛、动作多变。②分散注意力时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可受意志控制。③肌张力不低,肌力正常,协调动作正常。④实验室等辅助检查正常。
2、手足徐动:异常运动主要发生在手足部,表现为手(指),足(趾)缓慢而不规则的带有纵轴扭转的异常运动,使肌张力增高。
3、扭转痉挛:扭转动作较持久,且肌张力变幻不定,扭动时增加,停止扭动则正常。
4、舞蹈指痉症:又称舞蹈一手足徐动症:亦多见于5~15岁,表现为肢体舞蹈、手足徐动呈发作性,多有家族史。临床上主要有两型:阵发性运动诱发型,舞蹈手足徐动症和非运动诱发型。
5、围产期窒息引起的舞蹈运动:其特点为发病年龄较早1~3岁,舞蹈动作速度较慢,肢体近端较为明显。常伴有其他不自主运动(主要是手足徐动)或神经系统其他随意症状体征。
6、药源性舞蹈样异常运动:其特点有药物应用史,如氟哌啶醇,无风湿热病征。
治疗
①对症治疗:先用丙戊酸钠、卡马西平4~5周,无效由改用氟哌啶醇4~5周。
②病因治疗:青霉素,除急性期应用青霉素外,以后也要用。
Ⅱ、亨廷顿(Huntington)舞蹈病
亦称遗传性慢性进行性舞蹈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缓慢进行性变性病,其相关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短臂上4P16.3,主要病理改变是尾状核、壳核明显萎缩、核内的小神经元广泛缺失、星形细胞增加。大脑皮质、苍白球、丘脑、黑质小脑上橄榄核下丘脑也发生变性,在生化病理中GABA减少,其合成酶谷氨酸脱羧酶活力减低,纹状体内乙酰胆碱和胆碱乙酰转移酶活力减退。
[临床表现]
1、起病多见于35~40岁
2、神经系症状
①舞蹈症:舞蹈动作常以近端关节与躯体部为重,以致行走时因有较为明显的臂、腿部异常运动而呈欣快步态。
②肌张力障碍与帕金森病:随疾病进展,舞蹈不自主运动逐渐减少,但出现肌强直,动作缓慢,姿势不稳等帕金森症状。由于5%的患者一开始就无舞蹈动作而表现为少动-强直综合征故Huntington舞蹈病又称为Huntington病。
③眼运动异常:表现为两眼快速扫视运动的速度减慢、失准与不协调,继之可有垂直性及水平性眼球活动障碍。
④构音障碍与吞咽困难。
⑤其他症状:手足徐动、肌阵挛,类似于抽动一秽语综合征的抽搐(tic)及不自主发声,腱反射亢进,由于患者不自主运动与肌张力障碍,因此可能显示小脑共济失调。
3、精神症状
①情绪障碍:以抑郁为常见。
②精神症:可出现精神分裂症样综合征。
③自杀:自杀率为5.6%。
④强迫症:与基底节及额叶病损有关。
⑤认知障碍:注意力减退,记忆力降低,进行性智力减退,计算、理解、判断均下降。
⑥人格与行为异常:多在神经症状及认知障碍前数年已有人格改变。
⑦睡眼障碍:多表现为白天好睡、夜间失眠。
⑧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性欲减退,大小便控制力差,手足多汗或紫绀。
4、影像学检查
①CT:显示尾状核萎缩(双侧尾状核重度萎缩也见于脑叶萎缩症(pick病)Alzheimer病及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重症患者:正常尾状核向脑室内微凸的外形变为平坦或微凹,脑室扩大。
②MRI:MR光谱学:大脑皮质及基底节的乳酸水平增高,提示能量代谢异常。
③PET与放射性核素(18F)氟-脱氧葡萄糖检测,显示,尾状核、壳核代谢明显减退。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舞蹈动作、行为人格改变,痴呆,家族史,中年起病,病情进行性发展。
鉴别诊断:
1、小舞蹈病:起病年龄较早,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没有精神症状及家族史。
2、遗传性非进行性舞蹈症(良性家族性舞蹈症):舞蹈样动作起始于儿童,5岁前起病,症状不见进行性恶化,无行为,人格改变及痴呆,呈常梁色体显性遗传。
3、先天性舞蹈病:见于6个月后的婴儿,常伴手足徐动、呈舞蹈指痉症、运动发育里程碑迟于常儿,伴发精神发育缺陷。
4、老年性舞蹈症:又称原发性舞蹈,常于60岁以后发病,无家族史,无其他神经行为障碍,部分病例有尾状核萎缩或壳核变化。
5、青少年型Huntington舞蹈病:是指20岁发病的Huntington病,约占2%~16.5%。
Ⅲ、投掷症(挥舞症Ballismus)
当舞蹈样异常运动主要累及肢体近端肌群,表现为十分有力,快速像投掷东西那样的不自主运动称投掷症或挥舞症,只累及一侧肢体的投掷运动称为偏侧投掷症,所谓投掷症是舞蹈症的一种变异,舞蹈症的确切损害部位尚不清楚,偏侧投掷症是对侧的Lugs丘脑底核及其附近的损害。
二、抽动
(一)抽动的概念及其特点
抽动是一种突发、瞬间,反复出现,无节律的刻板不随意动作,累及头面,四肢躯干肌群时表现为运动性抽动、累及发声肌群时表现为发声抽动,在一定时间内,当注意力集中,意愿控制时,抽动可减少或短时消失。50%患者抽动可常有不愉快的感觉体验及这种一过性异常感觉主要出现在头面部和额部,肢体较少发生,患者为了减轻这种不愉快感觉而做出抽动动作,如果感觉异常刺激后咽喉位部则产生发声抽动,抽动可使感觉异常暂时缓解,另有不少患者在抽动前常体验到难以抗拒的抽动冲动,这种冲动可暂时被意志抑制,但最后只能通过产生抽动使其缓解。
(二)抽动时临床表现
抽动的临床表现多样,因此有很多名称。
短暂性抽动:抽动症状未满一年。
慢性抽动:一年以上的持续抽动
单纯性(或简单性)抽动:单一肌群时孤立急速不随意的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如单一的眨眼或耸肩,或点头,或清嗓音,咕噜声,耸鼻音,动物吼叫。
复杂性抽动:两个以上肌群的急速不随意运动性抽动,或复杂的抚摸动作发声性抽动,前者表现为定型的复杂协调动作,好像有目的的随意动作,如踢球、跳跃或模仿他人动作。后者表现为具有语言特征,如讲话,刻板的发出咒骂和淫秽词句。
单一形式抽动:由单一肌群抽动构成,永远只表现为一种形式的抽动如眨眼。
多形性抽动:由两个以上的肌群抽动而造成,表现两种形式以上的抽动,如一直眨眼和转颈,两者可同时出现或先后出现。
(三)抽动与其他多动症状的鉴别:
抽动具有以下特点可与其他不自主运动相鉴别
1、抽动可暂时被意志抑制:而意志控制可使肌阵挛加重,亦不能控制舞蹈动作。
2、抽动常在每次抽动发生之前先有异常感觉体验或抽动先兆,而肌阵挛和舞蹈症缺乏这种先兆。
3、不自主运动表现不同:抽动转为刻板,睡眠时可存在,舞蹈动作则极不规则,睡眼时减轻或消失。
(四)抽动的分类:
抽动时临床分类十分多,有人把他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见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见于正常人。Weigarten把它分为型:(1)无器质性病因的抽动(2)完全发作的抽动综合征。
1、习惯性抽动:
正常人也可发生抽动,称为习惯性抽动,是由不良习惯、精神因素或模仿他人行为引起,仅累及单组肌群,不扩展,持续时间短,可自行消失。
2、无器质性病因时抽动,即功能性抽动。
①2岁可发病,6~12岁发病率最多,以后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②抽动常累及面部(眼、耳、鼻、唇、舌、喉头抽动)各种形式的抽动,大多较轻,单一性。其他部位较少受损:包括额、胸部扭转样发作,肩臂抽动,下肢抽动表现为行走时突然跳一下。脑电图多有异常改变。
③预后不一,大多数良好,短时间后痊愈,也有数年或数十年后再发。
3、完全发作的抽动综合征,且器质性病因难定,即抽动秽语综合征。
又称慢性多发性抽动35~50%患者有家族史,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灶位于纹状体,可能与遗传、产伤、脑缺氧、脑发育不良等诸多因素有关,发病机制可能是纹状体多巴胺系统中多巴胺传导过度(活动过度)或多巴胺受体超敏所致。
[临床表现]
1、发病年龄多在2~15岁,平均7岁,男多于女
2、多形性抽动,这是脑部的主要临床症状,大多为单眼眨眼、突然轻微甩头开始,以后出现刻板、多变、难以自制的面部,颈部、肩、肩胛等处抽动,下肢抽动比上肢少见,睡眠中大多抽动消失,也可有轻微抽动。
3、发声性抽动:常在抽动1-2年后发生,常是多形性抽动的一种表现。喉部抽动有清喉动作的声响,清嗓音;舌部抽动有嘘,嗒声;鼻部抽动(尤其是软腭抽动)有耸鼻音哽咽声;在说话过程发生发声性抽动时出现句末高音调或吐音不清,说话为掩盖发声性抽动常用某些特殊的方式变换其表达明语言、结果反而使口齿不清。
4、秽语症: 发声性性抽动在不适当的地点和场合以无礼方式大声表达淫秽字语,大多与性有关或咒骂则称为秽语症,患者多有良好的自知力,但难以自我控制,偶有秽语手势的行为多为下流姿势。
5、精神行动紊乱:
①学习能力和成绩下降,与注意力不集中、涣散有关。
②躁动不安,过分敏感,易激惹。
③有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如反复洗手,数数字,难以自制的触摸物体或他人,触摸危险物品如火、烫铁板或机体上与性有关的部位。
④自伤行为:打击或咬自己,猛敲头部,用身体撞硬物,用铅笔刺自己耳道。
6、影像学:SPECT颞额基底局部脑血流降低,PET相对部位葡萄糖利用率降低,MRI两侧尾状核、豆状核体积较正常缩小。
鉴别诊断:
(1)习惯性痉挛:多动表现为单一而局限,一般没有精神行为紊乱。
(2)小舞蹈症:有随意运动不协调、肌张力降低、肌力减退,无发声性抽动。
治疗:
①氟哌啶醇、泰必利。
②可乐定(Clonidinm, catepres)0.1Tid。若疗效差,可加用氟奋乃静或氯硝安定。
③舒必利snlpiride亦可用匹莫齐特(哌迷清pimoyidre)。
④丙戊酸钠。
⑤利培酮:治疗精分症一线药物。
⑥氯硝西泮,丁苯那嗪,钙通道拮抗剂。
⑦治强迫行为:progac。纳洛酮naloxome。
4、锥体系疾病及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发声性抽动综合征:
如脑炎后抽动,药物性抽动(左旋多巴、卡马西平)其他纹状体疾病引起的抽动。
5、头额部发声性抽动综合征。
三、肌张力障碍
[概述]
肌张力障碍是由协同肌和拮抗肌的不协调,间断持续收缩造成的重复不自主运动和异常扭转姿势的症状群故又称为肌张力障碍综合征,又名为肌张力障碍,但肌张力障碍不引起人注意,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异常的体位姿势和不自主变换运动。
异常体位姿势具有扭转性质如颈部扭转,躯干的胸腰扭转,上肢扭转足部的过伸或过屈一这种异常位姿势,缓慢的变换性的蚯蚓运动。
[肌张力障碍的分类]
1、按年龄分类:①儿童型:小于12岁。②少年型:13~20岁。③成年型:大于20岁。
2、按发生部位分类:①局限性:累及躯体的某一部分:如累及眼脸,下面部咽喉部,颈部,躯干,肢体的一部分,分别称为眼脸症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痉挛性构音困难,痉挛性斜额,手部的书写痉挛症。②部分性:指累及两个及两个以上相连部位。③多发局灶性:是指累及两个或多个非相连部位的肌张力障碍。④全身灶: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肢体,躯干,延髓部的肌群受累,如全身性的扭转症挛。
3、按病因分类:①原发性:包括遗传性和散发性肌张力障碍,仅有锥体外系表现,无其他神经系统损害特征。②继发性:包括遗传代谢疾病,变性病,脑炎,药物中毒等疾病引起的肌张力障碍,临床表现除肌张力障碍外,还可有锥体束,视力,视野,认知功能障碍及神经肌肉损害症状。
病因及发病机制
原发性与遗传有关,呈常染色体隐性,显性遗传和性染色遗传,其他如外伤,工作中过度作用于一侧肢体可诱发肌张力障碍如书写痉挛,打字员痉挛,乐器演奏家和运动员的肢体痉挛。
继发性(症状性):凡累及新纹状体、旧纹状体、丘脑、蓝斑、脑干网状结构等处的病变均可引起。
发病机制表明,PET研究发现尾状核,豆状核及内脑背内侧核的额叶投躯区代谢率降低,因此,基底节及额叶联系的功能紊乱可能是肌张力障碍的主要原因:
Ⅰ、扭转痉挛
[概述]
扭转痉挛,又称扭转性肌张力障碍torsion dystonia,是指全身性扭转性肌张力障碍,分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扭转痉挛
[病因]
60%有遗传,其中常梁色体显性和隐性各占一半,40%散发性。
[临床表现]
1、儿童期或青春早期型
①多在5~15岁发病。②首先累及一侧下肢继而扩展至躯干或身体其他部分,先是一侧下肢轻度运动障碍,足趾不随意跖曲,足内翻,行走时足跟不能着地,呈足趾步态,继而引起脊柱前凸侧凸骨盆倾斜,面部怪相,面肌痉挛,构音困难,痉挛性斜颈。③扭转痉挛在做自主运动或精神紧张时加重,入睡后完全消失。④肌张力在扭转时增高,扭转停止运动后侧转为正常或减低,变形性肌张力障碍因此得名。⑤有些病例可伴有肢体震颤或肌痉挛发作。⑥无神经系统其他异常。
2、成人型扭转痉挛:
①常在20岁以后发病。②大多数以上全身起病,出现书写痉挛,眼睑痉挛,痉挛性斜颈等症状。
(五)治疗:①安坦②氟哌啶醇③氯硝西泮④卡马西平⑤A型肉毒杆菌毒素
继发性扭转痉挛
(病因)基底节各种疾病
[临床表现:] ①全身性扭转痉挛②不同病因的各自特有症状。
(六)治疗:①安坦②氟哌啶醇③氯硝西泮④卡马西平⑤左旋多巴:儿童患者一定要先用以筛选出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⑥立体定向丘脑切开术。
Ⅱ局限性肌张力障碍
1、眼睑痉挛
[临床表现]
①多见于女性,50~60岁起病
②起病初为一侧,以后发展为两侧,先是眼部有刺激不适,烧灼畏光感,眨眼频繁,继之发展为不自主眼睑闭合,痉挛严重者用手扒不开,持续数秒到数分钟,精神紧张和强光刺激,症状加重,睡眠时消失。
[治疗]
①安坦②卡马西平③苯二氮类④妥泰50mg Bid⑤A型肉毒素
2、口¬——下颌肌张力障碍
[临床表现]
这是由于部分下颌肌肉组织不随意持续性收缩,患者又试图通过拮抗肌随意收缩来克服这些不随意收缩,如不随意收缩表现为咬紧下颌,随意拮抗肌收缩是将下颌提升,这就引起下颌迅速打开和闭合的运动,出现咬牙,挫牙,噘嘴咧嘴、缩唇口角抽动,舌肌痉挛常伴随下颌痉挛出现,表现为舌间断性,前伸,或在口内各个方向滚动,影响进食发音障碍,也可出现舌及下唇被咬破。
[治疗]①安坦②卡马西平③苯二氮类④左旋多巴及多巴胺受体激动剂⑤A型肉毒杆菌素
3、眼睑痉挛一口、下颌肌张力障碍
[癌床表现]
①中老年起病(60岁左右)女性多见、本病又称为Meige综合征(梅热综合征)
②主要表现为双眼睑痉挛,可伴口、下颌肌肉对称性、不规则痉挛收缩痉挛可持续数秒或数分钟,间隔数秒或数分钟后可重复发作,睡眠后消失,间歇期无异常。
③偶伴颈部,躯干等中线部位的肌张力异常。
[鉴别诊断]
面肌痉挛:常局限干一侧面肌,眼睑的抽搐样表现,不伴口一下颌肌不随意运动。
[治疗]同眼睑痉挛及口一下颌肌张力障碍。
4、喉肌肌张力障碍
[临床表现]
①本病又称痉挛性发音困难,多发生于30~50岁,女性多于男性,可由上呼吸道感染或感情方面的压力引起。
②起病缓慢,最初在精神紧张时讲话费力,经1~2年时间进行性加重,表现为高音调,极尖锐的声音。
③可分为二型:内收型:是由声带无规律过度收缩引起表现为紧张断续,窒息样声音,发音起始和结束很突然,讲话时第1、2个词的声音是正常的,但后面的声音逐渐变尖锐,不如以前清晰流畅,但唱歌很少受影响,外展型:很少是表现为喘气样费力的声音,讲话断续、音调变低,难于听懂,确切分型要靠喉镜检查。
[治疗]①清除病因,如病源性②安坦、卡马西平、氯硝基安定③A型肉毒杆菌毒素
5、书写痉挛
[临床表现]
起病在30~40岁,书写时手臂僵硬,缓慢或急颤,握等如握匕首,写字时经常写写停停、非常费力,书写痉挛的发生是由于拮抗肌的协同收缩所致、患者缺乏选择性活动某个手指的能力,神经兴奋可能扩散到写字时不使用的肌肉或兴奋传到不应使的肌肉。
[鉴别诊断]
1、书写痉挛可以是全身型肌张力障碍的早期表现,也可以是其他神经系统左后的一部分特征如wilson病、帕金森病或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2、肌张力障碍性书写痉挛:除书写出现肌张力障碍外,在进行其他活动时:如吃饭、喝水、化妆或刮胡子时,也出现肌张力障碍。
3、进行书写痉挛,初起仅有书写痉挛,数月或数年后做其他动作也有困难。
[治疗]同眼睑痉挛
6、痉挛性斜颈
[临床表现]
①成人多见,男女同样受累,起病缓慢,初起头不自主转向一侧,经数日或数月转动的频率和幅度增加伴阵挛样跳动式痉挛。
②颈部深 肌均可受累,但以胸锁乳突肌,斜方肌、锁夹肌及斜角肌均可受累,一侧胸锁乳突肌收缩引起头向对侧旋转,颈部向对侧屈曲,一侧胸锁乳头肌合并对侧斜方肌、头夹肌同时收缩引起头向对侧旋转,并固定于此位置,不伴头颈向收缩肌屈曲,两侧胸锁乳突肌 同时收缩,则头向前屈曲,两侧斜方肌及、颈夹肌同时收缩则头向后过伸,通常下颌所指向的一侧肩部抬高,痉挛性斜颈可因情绪激动,走路加重,平卧时减轻、睡眠完全消失。
③患肌可发生肥大,肌肉挛缩和持久变形痉挛性斜颈时可伴颈神经症痛,重者可放射至臂部或引起肌紧张性头痛。
[治疗]
①氟哌啶醇胃复安引起者停用药物。②安坦、卡马西平、安定。③A型肉毒杆菌毒素④颈部可戴特制的软质颈托。
7、手足徐动症
[概述]
手足徐动症又称划指运动或易变性痉挛,它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可为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表现。
[病因]
①遗传:家族性罕见,其他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可件手足徐动症。
②脑血管意外:先天性婴儿Heubner回返动脉闭塞可引起对侧手足徐运症,成年人丘脑,苍白球的急性梗死也可引起手足徐动样动作。
③颅内感染
④药物:吸毒、可卡因,安非他明可出现舞蹈手足徐动症,酚噻嗪、氟哌啶醇过量也可出现手足综动症
⑤各种原因脑瘫大脑皮质发育不良、脑穿通畸形、心跳骤停、中毒等所致的缺氧性脑病也可引起手足徐动症。
[病理]
主要病复位于双侧尾状核、壳核和下丘脑病理特点呈大脑石样变形,神经细胞变性、消失、胶质细胞增生。
[临床表现]
①家族性或先天性常于出生后数月内起病。
②不自主运动和异常姿势结合在一起的异常运动、无法固定体位和体位多变性,手指出现过度伸直和弯曲交替出现呈蚯蚓爬行状的奇形性状扭转样蠕动,足趾扭转过度屈曲和蹠伸,面肌缓慢变换动作呈各种怪睑,口唇不断噘嘴,舌头时而缓慢伸出,时而缩回咽喉肌也可受累,出现言语不清和吞咽障碍头部向左右两侧缓慢扭来扭去,可伴扭转痉挛,或症挛性斜颈。
③可伴锥体束征。
④如果患者出现急速的大动作则称为舞蹈手足徐动症
⑤脑病患儿MRI T2可见双侧下丘脑壳核对称性高信号。
[鉴别诊断]
舞蹈症:手足徐动症的不自主动作十分缓慢,动作十分难模仿,不自主动作时变换模式较少,肌肉之间明显不协调,而舞蹈症动作十分迅速,动作可模仿性,变换型式多样性,动作有一定协调性。
[治疗]
可参照扭转痉挛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
[发病机制]病因及发病机制是多巴胺合成不正常所致
[临床表现]
①大多在1~9岁间,常见于女孩,个别可晚至50~60岁间发病。②缓慢起病表现为上肢的肌张力障碍和异常姿势或步态,少数伴有帕金森综合征、腱反射亢进。
③异常肌张力的姿势症状呈波动性,早上或午后症状很轻微或正常,运动后或晚间加重,一般在起病后20年内病情进展明显,以后相对稳定。
④应用左旋多巴有明显疗效,无需增加剂量,也不会出现左旋多巴的不良反应,安坦也有一定疗效。
[治疗]
①美多巴或息宁(小量)0.125 ~0.25g/d,一般3~7日起效,不用增加剂量。
②安坦2mg Tid
四、肌阵挛
[概述]
肌阵挛是一种强烈、突然闪电样、非随意、无目的肌痉挛
[分类]
1、根据分布范围
简单肌痉挛,仅是一块肌肉的部分或全部痉挛。
复杂肌痉挛:包括几块肌肉的部分或完全痉挛或全身肌的肌阵挛。
部分性肌阵挛:仅局限于某一块肌肉时反复痉挛
多灶性或节段性肌阵挛:影响几个神经段区或肌肉的阵挛
2、根据病因
生理性:如正常人夜间肌阵挛:常累及下肢,表现为脚趾伸展、踝背屈、膝和髋部的伸直。
病理性:大脑皮质的灰质、丘脑、黑质、基底节、齿状核、小脑、脑干时损害均可引起肌阵挛。这些部份的神经元出现异常的活动发放到下运动神经元引起肌肉时肌阵挛,局限性肌阵挛可在周围神经到皮质之间联系的任何损害所造成,节段性肌阵挛可以是脊髓或脑干的损害造成,全身性或多灶性肌阵挛一般由皮质或皮质下损害引起。全身性肌阵挛的病因可分为①特发性肌阵挛②进行性肌阵挛性脑病:a、代谢性:尿毒症肝昏迷低钠血症,低钙。b、变性病:脊髓小脑变性,慢性舞蹈病。c、感染性: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类。D、药物性:三环抗忧郁剂,左旋多巴和多巴胺激动剖,③非进行性肌阵挛性脑病:缺氧后肌阵挛,外伤、中毒、新生儿肌阵挛性脑病。④肌阵挛癫痫(无脑病),良性婴儿肌阵挛。青少年肌痉挛性癫痫。癫痫性肌阵挛和非癫痫性肌阵挛。其区别在于①后者无脑电图异常。②肌电图改变。
[鉴别诊断]
①舞蹈症:运动模型复杂多变。
②肌张力障碍及面肌痉挛:肌肉较长时间的持续收缩,而肌阵挛为快速,短促的肌收缩。
③简单运动性抽动:常伴复杂运动性抽动或有肌张力障碍样抽动表现,好发部位相对局限(头面、颈、肩)动作幅度和力量变化大,意志控制可使抽动暂时抑制,但可使肌阵挛加重。
④肌束颤动:与肌阵挛的区别如下:
肌束颤动 肌阵挛
用新斯的明 增多 无改变
肌肉机械性刺激

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诊疗要点

一氧化碳中毒后,约19%的重度患者经抢救恢复正常后,经数日、数周、甚至2-3月后正常或接近正常的间歇期,又会再度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称为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CO与Hb的高度亲合力,不仅妨碍了氧与Hb的结合,而且抑制了氧的解离,从而造成全身组织缺氧。而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对缺氧最为敏感,更宜受到缺氧的影响。CO还可与其他的含铁色素蛋白如细胞色素氧化酶有较高的亲合力,结合后使该酶活力丧失,线粒体呼吸链过程受阻,引起脑细胞功能障碍。主要的病理改变有大脑皮层下白质、苍白球、基底节等血运薄弱区的水肿、局灶性脱髓鞘或坏死病变,大脑皮层第二、三层也可发生灶性或板层状变性、坏死、以额顶叶最重,病程很长可见脑萎缩。
【诊断要点】
1. 有明确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史;
2. 有明确的假愈期;
3. 以痴呆、精神症状、震颤麻痹为主的典型临床表现;
4. 颅脑CT脑白质密度减低,苍白球出现对称性软化灶、脑萎缩等;
5. 病程长,治疗困难。
【治疗要点】
1.高压氧治疗: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可以增加血浆中物理溶解氧,提高血氧含量和增加血氧张力,促进组织细胞氧利用,并使肺泡氧分压增高,加速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促进 CO
清除。10天为一疗程,根据病情可用到症状、体征消失。
2.改善脑细胞代谢。
3.解除血管痉挛,改善脑循环功能。
4.对症支持治疗:控制幻觉、躁狂、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积极治疗其他系统、器官的并发症,对病情严重者加强支持治疗。
【处方】
处方1 改善脑细胞代谢:
(1) 脑复康 8.0加入液体中 iv gtt qd
(2) 胞二磷胆碱 0.75加入液体中 iv gtt qd
(3) 细胞色素C
(4) 辅酶A
(5) ATP
处方2 中药改善脑循环
(1) 丹参
(2) 红花
处方3 维生素辅助治疗
(1) 维生素B1 10~20mg tid
(2) 维生素B12 (弥可保) 500g tid
(3) 维生素C
【警示】
1.注意鉴别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的鉴别,后者表现为去皮层状态,智力障碍,震颤麻痹等。但无假愈期而是从急性期延续下来。
2.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延长高压氧治疗,可以减少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2009年2月21日星期六

帕金森危象

帕金森高热综合征(parkinsonism-hyperpyrexia syndrome,PHS)是发生于帕金森患者的一种少见但有致死可能的并发症,多见于抗帕金森病药物减量或停药之后。
从临床看,PHS与抗精神病药恶性综合征相似,表现为强直、发热和意识水平下降。可能有自主神经症状,血清肌酸激酶可能升高
PHS包括急性肾衰、吸入性肺炎、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DIC等。

治疗措施包括多巴胺替代疗法、支持疗法和治疗并发症。
.
预后取决于早期识别和治疗。
据报道,死亡率为4%,但有1/3患者留下永久的后遗症。
.
患者和医师应当避免突然减少抗帕金森药物的药量。
.
如果一个有帕金森样症状的患者出现急性恶化,一定要想到PH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2008中国专家共识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2008中国专家共识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是导致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主动脉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预后等方面与年轻患者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高血压的一种特殊类型。因此,在诊断治疗中应重视老年高血压的病理生理特点及特殊机制进行个体化治疗。
    以往对老年高血压的降压治疗多较慎重,认为老年人血压轻度升高是一种生理现象,对其血压控制的目标值掌握较为宽松。近年来,随着老年高血压一系列大规模临床试验的陆续揭晓,高血压防治的观念不断更新,人们对老年高血压有了新的认识。无论是2003年公布的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7)、2004年日本高血压防治指南(JSH),还是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欧洲高血压学会(ESH)联合颁布的《欧洲高血压指南》,均对老年高血压的防治作了重要的论述。年龄增长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与成年高血压相比,同种程度的高血压,老年高血压危险度升高。因此,对于老年高血压,应积极进行治疗。
    中国已迅速步入老龄社会,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为了进一步规范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提高中国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水平,我们组织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根据近年来老年高血压的循证医学证据以及老年高血压诊治的新进展,结合我国老年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诊治现状,共同起草了本专家共识要点。
    本共识坚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科学性与实践性并重,服务于临床的宗旨。不仅适用于各级医护、营养、高血压教育、卫生管理等专业人员,而且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和关注健康的普通读者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我们衷心希望《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2008中国专家共识要点》随着不断推进的老年高血压治疗实践,指导临床医师更安全、有效地控制老年人高血压,减少高血压带来的危害,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维护老年人的健康。

(二)老年高血压的定义
    1. 老年的定义 
    欧美国家一般以65岁为老年的界限。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会于1982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会议所定而提出的老年界限为≥60岁。
    2.  老年高血压的定义 
    根据1999年WHO/ISH高血压防治指南,年龄在60岁以上、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血压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可定义为老年高血压。若收缩压(SBP)≥140mmHg,舒张压(DBP)<90mmHg,则定义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ISH)。
(三)老年高血压的现状
    近期Framingham心脏研究的资料显示,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和血压升高幅度增加。在年龄<60岁的人群中,27%的人患有高血压(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其中20%为2级高血压(未治疗时SBP≥160mmHg或DBP≥100mmHg)。在80岁左右的人群中,75%患有高血压,其中60%为2级高血压。在年龄≥80岁的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90%以上。据2002 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居民27 万人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9%。即约每2位老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
    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是高血压流行病和防治研究的重要参数。尽管许多试验结果显示,老年人高血压能从降压治疗中获益,但其治疗率及控制率均较低。Framingham心脏研究资料显示,随着年龄增长,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下降。在年龄<60岁、60~79岁和>80岁的人群中,血压控制正常率分别为38%、28%和23%。在我国,仅32.2%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控制率仅为7.6%。
(四)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1. 收缩压增高为主 
    收缩压是脑血管病和冠心病危险性的重要预测因子。老年人收缩压随年龄的增长升高,而舒张压在60岁后则缓慢下降。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和临床研究证明,收缩压与脑卒中、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比舒张压有更强的相关性。随着年龄增长,ISH的发生率增加,同时脑卒中的发生率急剧升高。因此,老年ISH占高血压的60%,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疾病,在临床实践中应充分关注。
 
    2. 脉压增大 
    脉压是反映动脉弹性的指标,老年人脉压增大是重要的心血管事件预测因子。Syst-China、Syst-Eur和EWPHE等老年人高血压研究的汇总分析表明,60岁以上老年人的基线脉压与总死亡、心血管性死亡、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均呈显著正相关。我国的研究提示,老年脑血管病患者脉压水平与脑卒中复发有关。
 
    3.血压波动大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患者的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而动脉壁僵硬度增加,顺应性降低,随情绪、季节和体位的变化血压易出现较明显的波动。老年人血压波动范围大,不仅影响血压总体水平和治疗效果的评价,在选择药物时亦需特别谨慎。此外,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左心室肥厚、室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硬化以及颅内动脉硬化等疾患,血压急剧波动时,可显著增加发生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
 
    4.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常用体位性低血压的定义为:在改变体位为直立位的3分钟内,收缩压(SBP)下降>20mmHg 或舒张压(DBP)下降>10mmHg,同时伴有低灌注的症状。JNC-7对体位性低血压的定义为:直立位SBP下降>10mmHg伴有头晕或晕厥。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者伴有糖尿病、低血容量,应用利尿剂、扩血管药或精神类药物者容易发生体位低血压。
 
    5. 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 
    临床研究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发生率高,表现为夜间血压下降幅度不足10%(非杓型)或超过20%(超杓型),使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性显著增加。老年高血压患者非杓型血压发生率可高达60%以上。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人靶器官损害程度与血压的昼夜节律更为密切。
 
    6. 常与多种疾病并存,并发症多 
    老年高血压常伴发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老年痴呆等疾患,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增加。老年高血压患者若血压长期控制不理想,更易发生靶器官损害,如:冠心病、脑卒中、缺血性肾病及间歇性跛行等;其心血管病死亡率以及总死亡率显著高于同龄正常人。中国人群脑卒中发生率远高于西方人群,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差、自动调节功能减弱,更易发生脑卒中。因此,积极控制老年人高血压对预防脑卒中极为重要。
(五)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1.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目标 
    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主要目标是保护靶器官,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总风险。20世纪90年代高血压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老年高血压患者经过有效降压治疗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减少,证明在心脑血管病高发的老年人群中降压治疗不仅安全可行,而且获益相对更大。
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多伴有其他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疾病,2005年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将降压目标确定为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低。
    老年人降压治疗应强调收缩压达标,不应过分关注或强调舒张压变化的意义。
    2.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策略
    老年人高血压的初始降压治疗应遵循降压治疗的一般原则,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降压速度不宜过快,应逐步降压,密切观察药物反应,特别在体质较弱的患者中尤应如此。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为多种疾病并存,多同时存在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和(或)靶器官损害,应慎重选择治疗药物,用药后应密切观察疗效及副作用,避免矫枉过正。
    多项研究证实,多数老年患者需要联合应用两种以上降压药物才能达到降压目标。强调老年人降压治疗应为多种药物联合,逐步降压达标。
    老年人降压治疗时应测量立位血压评估降压治疗的体位效应,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及过度降低血压。存在体位性低血压时应根据立位血压判断血压是否达标。
    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更为详细地了解血压波动情况,条件允许时可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诊断与疗效监测的常规检查项目。
    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及危险分层选择降压药物。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应积极干预其他相关的危险因素。
    对于8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尚无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和公认的降压目标。对于降压治疗效果及耐受性良好、无严重脑血管病变的患者应进行降压治疗。
    3.老年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的基本措施,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目的是降低血压、控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并存的临床疾病状况。具体内容如下:
(1)合理膳食,减少钠盐的摄入。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
(2)适当减轻体重,建议体重指数(BMI)应控制在24 kg/m2 以下。高血压患者体重指数减少10% 则可使病人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左心室肥厚有所改善。
(3)适当补充钾和钙盐,鼓励摄入新鲜蔬菜、水果、脱脂牛奶,以及富含钾、钙、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4)减少膳食脂肪摄入,脂肪量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5%以下。饱和脂肪酸的量应<7%。
(5)限制饮酒: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精量<25g,相当于啤酒750ml,或葡萄酒250ml,或38°白酒75g,或高度白酒50g;成年女性每日饮用酒精量<15g,相当于啤酒450ml,或葡萄酒150ml,或38°白酒50g。每日摄入酒精量>30 g者,随饮酒量的增加血压显著升高。此外,饮酒降低降压药物的疗效,高血压患者应严格限制饮酒量。
(6)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心血管调节能力,降低血压。可根据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快步行走,一般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
(7)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避免情绪波动。
    注意事项:
    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过于严格的控制饮食及限制食盐摄入可能导致营养障碍及电解质紊乱,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的饮食治疗方案。过快、过度减轻体重可导致患者体力不佳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抵抗力降低而易患其他系统疾病。因此,老年人应鼓励适度减轻体重而非短期内过度降低体重。运动方式更应因人而异,需结合患者体质状况及并存疾病等情况制定适宜的运动方案。
    4. 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理想降压药物应符合以下条件:①平稳、有效;②安全,不良反应少;③服药简单、方便,易于提高依从性。
    合理选择降压药物不仅有利于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更重要的是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达到预防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功能不全并减少心血管事件的目的。
    (1)降压药及其特点:常用的5类降压药物利尿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 受体拮抗剂(ARB)与β-受体阻滞剂均可用于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其中,老年人使用利尿剂和钙拮抗剂降压疗效好、副作用较少。对于部分存在前列腺肥大的老年男性患者或其他降压药物不能理想控制血压的患者,α-受体阻滞剂亦可用于降压治疗。
    1) 利尿剂:  多个欧美人群的降压治疗临床试验表明,利尿剂能够降低中风的发生率、减少心血管事件、降低死亡率且费用低廉、不良反应较少,被推荐为降压治疗的基本用药。迄今为止,尚缺乏以我国人群为基础的大规模临床对照试验证据,我国现行指南对利尿剂的推荐以国外研究为主要依据。研究显示,小剂量利尿剂(如氢氯噻嗪12.5~25.0 mg/d) 可使患者获益。氢氯噻嗪和阿米洛利的复方制剂、吲达帕胺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利尿剂药物。利尿剂可用于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尤其适用于合并心力衰竭、水肿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长期应用大剂量利尿剂显著增加电解质紊乱及糖脂代谢异常的风险,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利尿剂应从小剂量开始,监测不良反应,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导致的低钾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使用袢利尿剂如托拉塞米、呋塞米等。
    2)钙拮抗剂(CCB): 第一代CCB(维拉帕米,地尔硫zaozi001,硝苯地平)由于降压作用持续时间短,血管选择性较低,不良反应较多等特点,不推荐用作首选降压药物。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主要为长效二氢吡啶类CCB。长效CCB的副作用较少,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外周水肿、面色潮红、便秘、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性等。对代谢无不良影响,更适合用于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患者。CCB无绝对禁忌证,降压疗效显著,与其他4类基本降压药物均可联合使用。推荐长效、血管选择性较高的CCB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基本药物。。B哦/ESCO/ISH        因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适用于伴有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或蛋白尿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对低肾素高血压老年患者的降压效果可能较差。ACEI对心率和心排出量无明显影响,不影响代谢,副作用较少。主要副作用是咳嗽、皮疹,少部分患者可出现味觉异常、肾功能恶化;血管神经性水肿罕见,但可危及患者生命。
    4)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ARB):降压作用与ACEI相似,咳嗽等副作用较少。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ACEI咳嗽等副作用的患者。
    5)β-受体阻滞剂:虽然近年对β-受体阻滞剂在降压治疗中的地位存在争议,禁用于二度及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长期大量使用可引起糖脂代谢紊乱。但对于合并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包括老年患者)仍应使用此类药物。老年人常存在心动过缓、窦房结功能异常,应根据适应证决定是否使用β-受体阻滞剂。
    6)α-受体阻滞剂:由于α-受体阻滞剂容易使老年高血压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一般不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首选用药。由于α-受体阻滞剂对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有治疗作用,合并前列腺疾病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可优先选用α-受体阻滞剂。治疗时应从小剂量开始睡前服用,并监测立位血压以避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根据患者治疗的反应逐渐调整剂量。
    (2)联合治疗:联合治疗利用多种不同机制降压,降压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更有利于靶器官保护,同时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成本/效益比的优点。当使用单药常规剂量不能降压达标时,应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通常,老年高血压患者常需服用2种以上的降压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可根据老年个体特点选择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物,以达到协同增效、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以长效CCB为基础的联合降压治疗副作用小、降压疗效好。国产复方降压制剂价格低廉,可供经济条件较差的高血压患者选用。
    5. 老年高血压合并其他疾病时的降压目标及药物选择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并发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脑卒中等,降压药物的选择具有特殊性,药物选择如表8-1所示。
表8-1  老年高血压合并其他疾病时的降压目标及药物选择
老年高血压合并疾病 推荐用药
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血压控制的目标为<130/80mmHg。如无禁忌证,应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ACEI;对于血压难以控制的冠心病患者,可使用长效CCB。对于稳定型心绞痛伴心力衰竭的患者,可选择非洛地平缓释片及氨氯地平。
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血压控制的目标为<130/80mmHg。可选用ACEI、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治疗。如果不能使血压达标,可加用血管选择性较高的二氢吡啶类CCB、非洛地平缓释片或氨氯地平。
老年高血压合并房颤 合并阵发性房颤的高血压患者应使用ACEI 或ARB治疗;
对于持续性房颤的高血压患者,β-受体阻滞剂及非二氢吡啶类CCB有助于控制心室率。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血压控制的目标为<130/80mmHg
ARB或ACEI具有改善糖代谢、减少尿微量白蛋白作用,有利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应作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首选药物。
长效CCB对代谢无不良影响,也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老年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密切相关,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内,尽量减少蛋白尿。为达到降压目标,常需联合使用多种药物,包括袢利尿剂。
首选ARB或ACEI治疗用于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延缓肾功能不全进展,减少终末期肾病发生。
老年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急性脑梗死72小时内降压治疗应慎重,现有指南建议血压过高(SBP≥200mmHg)时或病情稳定后再进行降压治疗,SBP如需降至180mmHg以内,24小时的降压幅度应<15%。急性脑出血SBP≥180mmHg时应给予降压治疗,目标血压为160/90 mmHg。有脑卒中、TIA病史者,应评估脑血管病变的情况,如无禁忌证,在保障脑供血的前提下,初始治疗可选择一种降压药或联合应用降压药,逐步将血压控制在较理想水平(<130/80mmHg)。伴有双侧颈动脉≥70%狭窄时降压治疗应慎重(收缩压一般不应低于150mmHg)。
 
(六)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及治疗建议
    80岁以上的老年人称为高龄老年人。在大规模临床试验中,专为≥80岁的高龄老年患者设计的临床试验不多。HYVET(hypertension in the very elderly trial,高龄老年高血压试验)研究为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提供了重要证据,这是迄今唯一针对80岁以上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大规模临床试验。该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共入选3845例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其坐位收缩压160~199mmHg,和(或)坐位舒张压90~109mmHg,随机分为活性药物治疗组(缓释吲达帕胺1.5mg或加用培哚普利2~4mg)与安慰剂组。其主要终点为致死性或非致死性脑卒中事件发生率,次要终点为总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心脏性死亡率、脑卒中死亡率以及骨折发生率。随访2年的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活性药物治疗组总死亡率降低21% (P=0.02),脑卒中发生率降低30%(P=0.06),致死性脑卒中发生率降低39% (P=0.05), 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力衰竭降低64% (P<0.001),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34% (P<0.001)。HYVET研究的结果提示,经过选择的80岁以上老年人群将血压控制在150/80mmHg以内,可从降压治疗中获益。进一步降低血压是否可使患者获益尚需更多的临床研究证实。
    HOT-CHINA(59.8%符合方案人群为60岁以上老年人)研究是在我国进行的大规模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以长效CCB非洛地平缓释片为基础的五步降压治疗法,在中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获得良好的降压效果。符合方案人群治疗10周后血压达标率为87.0%。对高龄老年亚组分析显示,3050例高龄(80~90岁)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显著,达标率高,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提示以非洛地平缓释片为基础的降压方案对高龄老年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
    根据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可将80岁以上老年人群血压控制在150/80mmHg以内。由于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心脑肾疾病、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及联合使用多种药物,患者的临床特征更为复杂,治疗更困难,更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在控制血压的同时,需要注意合并疾病及靶器官的保护,应避免使用加重或诱发心血管并发症的药物。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物选择应更谨慎,应逐步降低血压,尽量避免血压波动,在患者能耐受降压治疗的前提下,在数周内逐渐使血压达标。
总之,高血压对于老年人的危害更大,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死亡的危险显著增高。在老年人群中有效地控制血压可获得与年轻高血压患者一样,甚至更大的益处。长期以来,在临床实践中,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率、控制率均低于普通人群,达标率极低。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亟待加强。希望借助于老年高血压专家共识的推广,提高临床医生和患者对老年人降压治疗的关注,使更多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获益。

Horner 综合征的定位诊断

Horner综合症在临床较为常见,对疾病的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该综合症是由于自丘脑下部发出的交感神经纤维,路经脑干、上部脊髓、颈交感神经节及节后纤维等处,任何一处的病变均可引起。
其传导通路分为三级神经元:
第一级神经元(中枢神经元) :丘脑下部至睫状体脊髓中枢(颈8~胸1 的侧角) ,病变部位为丘脑下部、脑干及上颈髓的各种损害;
第二级神经元(节前神经元) :睫状体脊髓中枢至颈上交感神经节,病变部位为下颈髓、颈交感干的各种病变;
第三级神经元(节后神经元) :颈上交感神经节至虹膜,颈内动脉及眶上裂或眼眶内病变 。

由于中枢性交感神经支配瞳孔开大的平滑肌、上下睑板肌、眼眶肌以及半侧面部的汗腺、血管等,可引起以下症状:
(1) 眼裂变小(上下睑板肌瘫痪) ;
(2) 瞳孔缩小(瞳孔开大肌瘫痪,支配瞳孔扩约肌的副交感神经占优势) ;
(3) 眼球凹陷(眼眶肌瘫痪) ;
(4) 无汗和皮肤温度增高;
(5) 半侧面部血管扩张,眼压降低,有的可有球结膜充血及鼻腔分泌减少等。
三级交感神经元损害时均可引起HS ,但它们的病变不同所引起的HS 也不尽相同,
该综合征的出现是由于多种疾病所引起,以神经系统疾患最为多见

Horner征可见于三级交感神经元的任何一处受损:
1、第一级神经元(中枢):
⑴外伤、手术:刺伤,针灸,大脑半球切除;
⑵血管病变:广泛脑梗塞、延髓外侧综合征,Babinski-Nageotti综合征,Avellis综合征,小脑上动脉综合征,颈髓出血;
⑶肿瘤:桥脑和颈髓部位的肿瘤;
⑷先天性异常:MoBius综合征,脊髓(延髓)空洞症,先天性骨性斜颈综合征等;
⑸炎症:脑干脑炎,脊髓炎;
⑹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
2、第二级神经元(节前):
⑴外伤:刺伤,骨折(锁骨、肱骨、第一肋骨);
⑵血管病变:大动脉瘤,锁骨下动脉瘤;
⑶肿瘤:Pancoast癌,食管癌,脊椎转移瘤,交感神经干瘤,恶性淋巴瘤,甲状腺和纵隔肿瘤等;
⑷炎症:淋巴结炎,肺尖胸膜炎,脊椎脓肿等;
⑸其他:变形性脊椎病,椎间盘脱出,颈肋等。
3、第三级神经元(节后):
⑴外伤:喉头、甲状腺手术,交感神经切除,星状交感神经节封闭,扁桃体摘除,颅底骨折;
⑵血管病变:颈内动脉瘤;
⑶肿瘤:上咽头癌,淋巴腺瘤,颈静脉孔周围肿瘤;
⑷炎症:淋巴结炎,中耳炎;
⑸其他:海绵窦综合征,三叉神经旁综合征,腮腺后间隙综合征。

呕吐解剖基础及机制



1、呕吐中枢

呕吐中枢位于延髓,接受的神经冲动来源于:(1)胃肠道的迷走感觉通路神经冲动;(2)咽喉的神经通路纤维;(3)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神经冲动;(4)颅内压力感受器(脑实质和脑膜容量张力变化);(5)延髓化学受体激发中枢(如图,感受脑脊液化学物质浓度)。
2、呕吐反射(The vomiting reflex)
呕吐中枢激活后,一般同时刺激唾液、呼吸中枢,激发咽喉、胃肠和腹部肌肉运动,出现呕吐动作。
呕吐过程分为3阶段:恶心、干呕、呕吐


至此,应该认为:颅内压增高是激发了颅内压力感受器,从而激活呕吐中枢,出现呕吐反射,因而临床上发现使用甘露醇降颅压后病人恶心呕吐感减轻。

3、恶心、呕吐的常见病因
a、药物/治疗:化疗药物,阿片制剂,抗菌素,烟碱,放射治疗
b、内耳迷路疾病:Meniere's病,旋转运动
c、内分泌原因:妊娠
d、颅内压增高
e、术后:麻醉药物、镇痛药
f、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神经性厌食症,令人厌恶的景象、气味和记忆

甘露醇应用误区

1、关于甘露醇的使用问题
1)使用时间问题:肯定的说,不是谁想用几天就用几天,应该根据病人的颅高压情况、器官功能状况、内环境变化而定。请问用5天之说是谁定的?

2)甘露醇的应用误区(复习文献):
(1)只要考虑颅内病变,首先予20%甘露醇静点。就目前情况看,只要怀疑脑出血或脑梗死时,大部分现场急救的医务人员都会立即应用20%甘露醇。实际上甘露醇的说明书上很清楚地注明:颅内活动性出血者禁用(开颅手术除外)。除非有脑疝迹象,否则在最初几个小时内不用或慎用甘露醇。甘露醇使血肿以外的组织脱水后,可使血肿-脑组织间的压力梯度增大,从而促使血肿扩张或加重活动性出血。自发性脑出血后8小时内开始使用甘露醇的患者,其血肿增大的发生率(85.7%)显著高于8小时以后使用甘露醇的患者(17.2%)。Hallenbeck等临床研究及动物试验证明,甘露醇治疗急性脑梗塞确有疗效,但疗效的好坏程度与局部脑血流量及减轻脑水肿的程度无关。
(2)不了解颅内压,甘露醇用量过大,甘露醇用时过长。甘露醇用时过大、用时过长,可使肾小管变性及堵塞,以致出现少尿或氮质血症;实验证明静脉注射甘露醇96小时内即可见到肾脏损害,大量快速静点时,可造成渗透性肾病(又称甘露醇肾病);甘露醇还可进入血脑屏障破坏区,加重局部脑水肿;大剂量、长时间使用或血浆渗透压超过320mmol/L时,可引起电解质紊乱、肾功能衰竭、酸中毒等。
(3)甘露醇静点,越快越好。甘露醇的输入速度以10ml/min~15ml/min为宜,根据个体情况,适量调整。甘露醇输入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血容量剧增,引起一过性血压升高,以致头痛、视力模糊,同时肾血管收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致急性肾功能损害
(4)甘露醇脱水时,不注意水电解质平衡,过度脱水。目前仍然有一些人认为:脑出血高颅压时,出量应该大于入量,结果一些病人很快出现肾前性肾功能不全,继而肾功能衰竭,严重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3)甘露醇临床应用经验:20%甘露醇脱水作用快、强,作用时间较长。注药后10min~20min内颅内压开始下降,0.5h降到最低水平,可使颅内压降低50%~90%。约1h后颅内压开始回升,约4h~8h回升到用药前水平。一般用量:1g/kg.d~2g/kg.d,0.25g/次~0.5g/次,3次/d~4次/d。输入速度以10ml/min~15ml/min为宜。最好在颅内压监测下,调整用药。颅内压(ICP)正常成人为0.7kpa~2.0kpa(5mmHg~15mmHg),儿童为0.4kpa~1.0kpa(3.0mmHg~7.5mmHg)。临床上多将颅内压大于2.7kpa,作为需要进行颅内降压治疗的界值。颅内压(ICP)监测临床意义:①量化监测颅内压。②了解颅内压容积代偿能力。③早期发现颅内病变,早期予以处理。④监测脑灌注压(CPP)与脑血流量(CBF):CPP=平均动脉压(MSAP)-平均颅内压(MICP);CBF=CPP/CVR(脑血管阻力)。正常的CPP 9.3kpa~12.0kpa。当ICP>5.3kpa,CPP<6.7kpa时,脑血管自动调节失败。当ICP接近MSAP时,颅内血流几乎停止,患者可在20秒内进入昏迷状态,4min~8min可能进入植物生存状态甚至死亡。⑤指导治疗。调整脱水剂、血管解痉剂等用量。⑥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⑦判断预后。
临床颅内压简易判断方法:⑴急性颅内高压,可出现头痛、恶心、喷射样呕吐、意识障碍,但无视乳头水肿,视乳头水肿一般在急性颅内高压3d~4d出现,7d达高峰;Cushing综合征:呼吸、脉搏减慢,血压升高,是中度和重度颅内高压的表现。⑵甘露醇应用后10min~15min,典型颅内高压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说明颅内高压需治疗干预。⑶下一次应用甘露醇前出现典型颅内高压,用药后达到上次用药效果时,说明用药间隔时间合理。⑷病人头痛等症状用药前后变化不明显,应用考虑其他原因所致。⑸血管性头痛,静点甘露醇后头痛亦能有所缓解,是因甘露醇的扩容作用,短时间内脑血流增加,但头痛缓解持续时间较短。⑹静点甘露醇后,病人头痛症状加重或病情恶化,随补液、头低位等处理症状缓解,提示颅内低压。

4)关于单位甘露醇的脱水量、钠盐丢失量,我在前帖已经给出,不再赘述。

5)关于甘露醇应用是否计入出入量的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或习惯。理论上,甘露醇是自由水的载体,在机体不被代谢,也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将病变或损伤的脑组织中的自由水经肾脏排除体外,所以计算出入量时,常常不将其纳入计算范围。但是临床上如果存在严重的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等情况时,出现少尿或无尿,不计算甘露醇的量肯定有失偏颇。

6)关于甘露醇使用会破坏BBB的问题,确实有文献报道,但是也有很多研究对此提出异议。该问题目前没有解决,需要进一步的RCT

7)关于脑梗死时(尤其大面积脑梗死),使用甘露醇会使有充分血管的正常组织脱水程度大于梗死缺血的组织,加重组织结构的移位,增加危险。但是不同观点的研究也较多,需要进一步的RCT

眼球震颤概述

眼球震颤(Nystagmus)

眼球震颤系一种不随意的眼球节律运动,大致可分成两类,一为急跳性眼球震颤(Jerk nystagmus),又称位相性(Phasic)眼球震颤,一为摆摇性(Pendular)眼球震颤。
眼球的急跳震颤可见快慢两个相反方向的眼球运动,通常规定较快的方向为眼球震颤的方向。例如某病人的眼球震颤快相向右,慢相向左,则谓其眼球震颤向右。此种震颤较为常见,前庭器官及相关纤维通路的病变所发生的眼球震颤多属此类。
摆摇震颤是指眼球的往返运动并无快相、慢相之分,此震颤较罕见,主要见于先天性各类眼疾。多发性硬化病人偶可见之。
眼球震颤的运动方向可为水平、垂直或旋转者。有时眼球震颤可伴有头部的点动或震颤、眼睑的上下跳动,另外后天性眼球震颤病人可感觉四周环境的转动而发生眩晕等症状。
1.视网膜或屈光介质病变:先天白内障、脉络膜炎、中心角膜有不透明点或屈光不正而造成幼年弱视时,虽仍保存部分视力,但由于眼球无法固定注视,可引起摆摇性眼球震颤。
长期处于光线不佳处,眼球定视发生障碍,也可出现摆摇震颤,称为“职业性或矿工性”眼球震颤,另可伴头部震颤及提睑肌痉挛。
2.先天性及家族性眼球震颤:病因不明,通常出生后不久即发生,以后持续终生。遗传形式为常染色体显性或性连隐性遗传。病人眼球静止时即有轻微摆摇震颤,无论朝何方向运动其震颤均增加,尚可伴有头部振动或点动,但病人本身并无自觉症状,镜中观察也不知有眼球震颤现象,却可发现其他先天性眼球震颤病患眼球的跳动(由于两者的频率不同之故)。病人常罹患其他眼球缺陷,如白化病、散光或弱视等,故视力不佳。
点头痉挛见于婴儿,可有眼球摆摇震颤、点头、斜颈等表现。通常始于4至12个月大,而于3-4岁时痊愈,其点头为垂直方向而非左右摆动,且点头频率与眼球震颤频率无关,因此可与先天性震颤作一鉴别。
3.前庭迷路病变:可出现急跳性眼球震颤,常伴耳鸣、眩晕、恶心、呕吐、听力丧失、步态蹒跚等症状。
其震颤可细分为1至3度:向左第1度震颤指向左看时发生眼球向左震颤;向左第2度震颤指向左方或正前方注视,发生向左震颤;向左第3度震颤则无论向左、右或正前方注视,均可出现眼球的向左震颤。
内耳迷路急性病变可引起眼球向对侧的震颤;向快相的震颤方向侧视或转头,会导致震颤增加。

中枢病变引起的震颤 周围病变引起的震颤
眩晕等症状 可有或无,通常轻微 通常严重
震颤方向 随注视方向,可朝多方向发生震颤 无论注视方向为何,恒定的朝单方向发生震颤
震颤形式 水平、旋转或垂直 水平或旋转
两眼震颤 可能不对称 为对应同时震颤
除去注视 震颤消失 震颤变强
持续时间 较长 较短
长束病征 有 无

亚急性或慢性迷路病变,作侧视可能发生朝向病变侧的细微震颤,但可由于中枢代偿现象,而无震颤发生。
周围病变(迷路、第八神经)一般出现水平或旋转震颤。
4.中枢病变:中枢病变可引起水平、旋转或垂直震颤,有人称垂直震颤为脑干疾病的特征,但脑干受压扭曲变形或抗痉药物中毒亦可发生垂直震颤。以急跳性震颤为主。
脑干病变常引起单侧性震颤,其垂直震颤多为上视时引起,常见于桥脑被盖疾病。如脱髓鞘或血管病变、肿瘤、Wernicke氏病、延髓空洞症、Arnold-Chiari畸形等均可出现上视震颤。向下看时引起垂直震颤则多为“枕大孔”附近的病变导致者,如Arnold-Chiari畸形。
桥脑小脑角肿瘤,如听神经瘤,可致双侧性水平震颤,向病侧的震颤较为明显。作冷热试验时,则见向病变侧的震颤反应减少。
小脑病变引起的眼球震颤,其快相朝注视方向,慢相则朝静止时眼球位置。单侧小脑病变,双眼均可出现震颤,向病变侧作对应侧视时最明显;有主张必须小脑顶核与前庭的联络纤维遭破坏,始有可能出现眼球震颤。最常见病因为多发性硬化,其他有肿瘤、血管性病变、Friedreich共济失调及多种遗传性共济失调症等。
内侧纵束病变如上或下核间性眼肌瘫痪均可致眼球震颤。某些颈髓病变会引起眼球震颤,例如颈髓肿瘤、脊髓空洞症、Arnold-Chiari畸形等,也可能与内侧纵束的纤维遭破坏有关。
前庭核病变引起的震颤,刺激性病变向同侧震颤,而破坏性病变则向对侧震颤。
5.中毒:药物中毒引起的眼球震颤一般多为水平者,其快相朝注视方向。例如酒精、所有镇静剂(尤其是巴比妥酸盐)、抗痉剂(苯妥英、扑米酮、卡马西平)、溴化物等中毒时,常可出现眼球震颤。
6.臆病:当病人于非意识下从事眼球定视时,其震颤可消失。除其他臆病特征外,病人尚可有睑痉挛、聚视痉挛等。
7.反跳性震颤:病人侧视时发生急跳性眼球震颤,约二十秒钟后疲劳,眼球回到中央位置,以后发生反向的眼球震颤,数秒后又疲劳。此病征是由小脑变性引起。
8.跷跷板震颤:一眼向上震颤,另眼向下震颤,蝶鞍或蝶鞍旁肿瘤引起两颞侧偏盲者偶而可伴发跷跷板震颤,此外第三脑室肿瘤、桥脑病变亦可能引发。
9.聚视性震颤:双眼同时缓缓外旋而后快速内收,此节律性振动称为聚视震颤。通常伴有其他种类震颤或Parinaud氏症候群的表现,又可出现后缩震颤、眼睑运动、聚视痉挛等病征。病变位置在上段中脑被盖部,主由血管疾病或肿瘤引起。
10.后缩性震颤:当病人尝试向上看时,眼球发生前后振动,见于中脑上下丘区病变。
11.腭性震颤(Palatal nystagmus):腭肌阵挛(Palatal myoclonus)的病人,向前方注视时可能发生旋转或聚视性眼球震颤,称腭性震颤,此震颤的频率与腭肌、咽肌的肌阵挛节律相同,为中央被盖束、下橄榄核或橄榄小脑束病变引起,可为肿瘤、脑炎或梗塞性病灶。
12.视动震颤:注视连续移动的景物可使眼球发生震颤,此震颤属于急跳性者,故有快相慢相之分。例如乘坐火车观看窗外的景物可引起眼球视动震颤,其慢相系与窗外景物移动方向(向后)一致,快相则与火车移动方向一致。Barany鼓(贴有黑白相间的长条)转动时,注视之也可发生视动震颤,失明者此震颤消失,故可应用以鉴定宣称失明的臆病或诈病患者。
视动震颤系一种脑干反射,与前庭核无关。皮质中枢位于大脑顶叶的缘上回及角回。如大脑顶叶的某侧发生病变,则Barany鼓转向该侧引发的视动震颤会减少或消失;鼓转向病变反侧引起的震颤反应正常。上部脑干的肿瘤、梗塞或脱髓鞘疾病均可造成眼球震颤的消失、变慢或不规则。
13.姿势震颤:由于姿势或头部位置的改变而引起眼球震颤,常见于良性位置性眩晕。后脑窝肿瘤如儿童的第四脑室室管膜瘤或髓母细胞瘤,大人的转移瘤,于病人转头或屈伸头部时可能引发眼球震颤。
令病人迅速自坐姿倒成卧姿并偏斜其头部,姿势性眼球震颤的发生可有两种类型:
a.良性型:躺下后十至十五秒即发生震颤,持续约五十秒,震颤方向朝较低的耳,反复试验则可适应而致震颤减少或消失。震颤发生时伴有严重眩晕。
b.中枢型:躺下后立刻出现震颤,只要保持仰卧则震颤持续不消,反复试验则反复发生震颤,病人并无眩晕或仅轻微眩晕。此型常由后脑窝肿瘤引起。
脑干的其他病变(如多数性硬化)亦会导致姿势性眼球震颤。
14.冷热震颤(Caloric nystagmus):将冷或热水灌入外耳道也可引起眼球震颤,此即冷热试验(Caloric test),正常人灌冷水于一耳,先引起双眼向同侧偏斜,随即向对侧发生眼球震颤;如灌以热水则恰相反,眼球震颤系向同侧。冷热试验结果的判读如下:
a.管性麻痹(Canal paresis):半规管或第八神经受损,可引起该耳冷热试验产生的震颤减少或消失。如右侧前庭器病变,则无论灌热水或冷水于右耳道,引发的眼球震颤反应均减少。例如Meniere氏病,前庭神经原炎,听神经瘤等。
b.方向优势(Directional preponderance):某侧前庭核病变,于冷热试验时向该侧的眼球震颤反应会减少。例如右侧前庭核遭破坏,则右耳灌热水、左耳灌冷水引起的眼球震颤会减少,眼球震颤主要朝向左侧,此为左侧优势。是故脑干病变,向对侧的冷热震颤占优势;大脑颞叶后部病变,则与病变同侧的震颤占优势。
c.如出现垂直震颤或两眼球的震颤并不对应时,病灶位置可能在脑干。
15.其他震颤或类似眼球运动:
头部受伤意识丧失的病人,于恢复意识后常可出现短暂眼球震颤,并不影响预后,但如恰好于岩骨处骨折,则由于迷路或第八脑神经受损,可能发生持续性眼球震颤。
类震颤眼球急跳(Nystagmoid jerks):正常人向两侧作极度侧视(尤其于疲惫的时)常可发生轻微眼球震颤。眼外肌麻痹如重症肌无力也可能出现眼球跳动,但通常为单侧。弱视的眼球有时会呈现不对应的游动,似眼球震颤。
眼球阵挛(Opsoclonus):系一种眼球的快速对应扑动,于随意运动或从事定视时恶化,病人通常伴随有肌阵挛。眼球阵挛最常见于婴儿的急性肌阵挛性脑病,成人脑炎或脑病也可见到。潜伏体内的恶性肿瘤,如神经母细胞瘤亦可能引起眼球阵挛。
眼球急动(Ocular bobbing):双眼敏捷、反复地向下对应偏斜,一分钟约发生两三次,可能出现于下段桥脑有病变的昏迷病患

肌痉挛的分类

2、肌痉挛(Spasms):肌肉突发性猛烈收缩。临床上可有下列数种形态:
1,痛性痉挛(Cramps):即俗称“抽筋”,肌肉猛烈收缩成硬肌块,病人觉疼痛,可能为局部缺血或酸性代谢物质积聚之故。常见于剧烈运动中或运动后,下肢较易发生。怀孕最末月胎头压到骨盆静脉或腰骶神经也可引起下肢痛性痉挛。中暑痛性痉挛见于高温下工作,仅补充水分而未补充盐类者。余如代谢疾病(如尿毒症)、肌内外伤也可能发生痛性痉挛。神经学方面言,肌肉、周围神经、脊神经根甚至中枢神经系病变均可引起痛性痉挛,例如此病征常为运动神经元病的早期症状。
2,破伤风痉挛(Tetanospasm):破伤风病人可有局部或全身肌肉痉挛。例如牙关紧闭、痉笑、角弓反张、头仰缩、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均由肌肉痉挛引起。声或光刺激、惊吓或欲从事随意运动皆可诱发肌肉痉挛。
3,手足搐搦痉挛:低血钙、低血镁或碱中毒均可引起手足搐搦。手之掌指关节微屈,而指间关节直伸,手指内收 ,姆指则内收且直伸,其形酷似产科医师手;足部肌肉痉挛而呈足跖屈曲且各趾内收,上述手足肌肉痉挛现象习称“腕足痉挛”。取血压计加压至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维持一至五分钟,如手痉挛出现,则称有“Trousseau”氏病征。轻敲耳前面神经所在部位,常可见面肌发生敏捷收缩,此即Chvostek氏病征,与病人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过度换气可引起呼吸碱中毒,故令手足搐搦病人深呼吸,常可诱发其腕足痉挛。
4,面痉挛(Facial spasm):可有下列诸型形态:
a、半面痉挛(Hemifacial spasm):通常由眼轮匝肌痉挛开始,渐渐散布至整个半侧颜面,发生痉挛时病人无法从事面部随意运动,痉挛时间约为数秒至数分。半面痉挛可能由紧张、受惊吓甚至面部之任何动作所诱发之。此病可由面神经受刺激或压迫而引起,但大部分找不到病因,有些病例经证实乃颅内血管解剖上的变异刺激到面神经所致,少数半面痉挛可能由小脑桥脑角肿瘤、基底动脉瘤或脑底脑膜病变引起,切断面神经予以缝补后也可能发生痉挛。
b、Bell氏面瘫后面神经的异常再生,如闭眼时可连带发生口角后缩或唇肌抽搐,此为眼轮匝肌的支配神经于面瘫后误支配口轮匝肌之故,临床所见亦为半面肌肉痉挛。
c、反射性面痉挛(Reflex facial spasm):面部有疼痛或刺激性病变,引起面肌痉挛。
d、双侧性面痉挛(Bilateral facial spasm 又名Facial paraspasm):两侧所有面肌及颈肌、嚼肌、舌肌等均发生收缩,可能与紧张不全(Dystonia)相关,故其病变或位于锥体系外。有些人则为精神性者。
e、睑痉挛(Blepharospasm):眼轮匝肌发生痉挛,致眼睑闭合。眼疾可引起反射性睑痉挛,此外,帕金森氏病、半面痉挛的早期症状可能以睑痉挛表现。新生儿出现睑痉挛乃正常现象,某些脑部变性疾病及痴呆患者,可因“释放现象”而出现睑痉挛。
f、Jacksonian癫痫如病变在大脑运动皮质的颜面区,也可能发生单侧颜面痉挛,但其痉挛为进行性者,可由口角痉挛开始,渐传至面部其他部位,甚而颈部、肢体等。
5,痛性强直痉挛(Painful tonic spasm):多发性硬化病人从事运动或遭遇外来声光等感觉性刺激,可能突发单侧肢体之疼痛性强直痉挛,似手足搐搦,数秒至数分钟即消失。
6,动眼危象(Oculogyric crisis):亦名动眼痉挛(Oculogyric spasm),乃眼外肌发生强直痉挛,造成双眼固定偏斜某方向,可持续数秒至数小时,最常见者为固定上视。脑炎后继发帕金森症候群或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均可能发生动眼危象。
7,呃逆(Hiccup 或Singultus):横膈肌之痉挛性收缩伴声门突然关闭而形成,有学者将之列为肌阵挛的一种。膈神经或迷走神经的局部刺激可致呃逆,如膈疝、胃胀、主动脉瘤或其他食道、胃、横膈、纵隔的病变。中枢神经病变如肿瘤(第四脑室肿瘤、脊髓肿瘤)、血管性病变(最常在延脑)、毒素(如尿毒症、Sulfonamides)或脑炎也可引起呃逆。此外尚有精神性呃逆。
8,职业性痉挛(Occupational spasm 或Occupational cramp):职业上经常使用的部位发生痉挛,可致痛并影响该部位的正常活动。例如“作家痛性痉挛”(Writer’s cramp)病人提笔欲写字时,手及手指可痉挛而呈僵硬,甚至感觉肌肉疲惫或疼痛。此外,打字员、小提琴手、钢琴手、金匠、电报员等均可发生职业性痉挛。有谓此病乃一种神经官能症,但有学者发现帕金森氏病、畸形性肌紧张不全(Dystonia musculorum deformans)、Wilson氏病及手足抽搐症病人提笔或从事手的精巧动作时也可能发生类似的痉挛。
9,点头痉挛(Spasmus nutans):见于六个月至一岁半的儿童,除间歇性点头外,尚可有眼球震颤、头部倾斜病征。有谓与室内照明不佳、软骨病等有关。如盖住病童眼睛,其点头现象可能消失;而抓紧其头部时,眼球震颤常可加重。此病于三、四岁时可自行消失。

脑梗塞后脑出血病因

脑梗塞后又脑出血病因?
定义:
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急性脑梗死后发生的脑内出血,包括自然发生的出血和药物治疗后继发的出血
分型:
1、欧洲急性卒中研究(ECASS Ⅰ)
出血性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无占位效应的出血
HI 1:小点状出血
HI 2:多个融合的点状出血
脑实质血肿(Parenchymal hematoma,PH) 有占位效应的出血
PH1:≤30%梗死灶大小的有轻微占位效应的出血
PH2:>30%梗死灶大小的有明显占位效应的出血
2、国内分型
按血肿形态分:脑深部血肿型、不规则出血型、梗死区外围出血型
按病理类型分:毛细血管性出血、小动脉性出血
急性脑梗死后自然出血转化的发生率为10%~43%,应用t-PA或SK、UK溶栓后出血转化率升高2~3倍。心源性脑栓塞中56%为HI,HI中88%为心源性脑栓塞。病理证实的出血转化率高于CT:栓塞性卒中:24%~71%,非栓塞性卒中:2%~21%。
病因及发生机制:
1、血管损伤和血液再灌注
血管壁发生营养性坏死,微小动脉瘤形成;闭塞血管血栓自溶或抗凝治疗后碎裂,流入远端,大血管再通;动脉闭塞不全,部分梗死后又有血液流入;梗塞后相应的静脉闭塞,淤血的静脉内血液流入梗死区;侧枝循环形成,血液流入梗死区。
2、高血糖
高血糖时梗死局部酸中毒,使血管内皮受损,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3、高血压
高血压时梗死灶周围血管压力增高,导致缺血性损伤的血管破裂出血,长期高血压使血管有相应的病理改变。
基底层基质完整性丧失,炎性细胞浸润导致薄弱的血管壁破裂,自由基破坏脑血管相关的膜结构导致血管破裂,自由基介导MMP的诱导和活化,促进MMP对基底层的降解。
危险因素:
大面积脑梗塞、脑栓塞、高血压、脑内微出血、溶栓或抗凝治疗
甘露醇的药理机制和特点,及其副作用。
  20%的甘露醇是六碳多元醇,其分子量为163是尿素的三倍,PH值为5-7。为高渗透压性脱水剂,无毒性,作用稳定。
  甘露醇静脉注入机体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仅有一小部分(约为总量的3%)在肝脏内转化为糖元,绝大部分(97%)经肾小球迅速滤过,造成高渗透压,阻碍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同时它能扩张肾小动脉,增加肾血流量,从而产生利尿作用。所以甘露醇对机体的血糖干扰不大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仍可应用。由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形成了血-脑脊液间的渗透压差,水分从脑组织及脑脊液中移向血循环,由肾脏排出。使细胞内外液量减少,从而达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目的。甘露醇也可能具有减少脑脊液分泌和增加其再吸收,最终使脑脊液容量减少而降低颅内压。此外,甘露醇还是一种较强的自由基清除剂,能较快清除自由基连锁反应中毒性强、作用广泛的中介基团羟自由基,防止半暗区组织不可逆性损伤而减轻神经功能损害,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循环,故近年已将甘露醇作为神经保护剂用于临床[。
  甘露醇的降颅压作用,不仅是单纯的利尿,而且主要在于造成血液渗透压增高,使脑组织的水分吸入血液,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一般在静脉注射后20分钟内起作用,2-3小时降压作用达到高峰,可维持4-6小时。常用剂量为0.25-0.5克/kg.次成人一次用量。但多年的临床实践证实,甘露醇除了能引起低钾,诱发或加重心衰,血尿、肾功不全、肾功衰竭及过敏反应外还具有下列并发症:
  ⑴使脑水肿加重: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有赖于BBB的完整性,甘露醇只能移除正常脑组织内的水分,而对病损的脑组织不仅没有脱水作用,而且由于血脑屏障破坏,甘露醇可通过破裂的血管进入病灶区脑组织内,造成病灶内脑水肿形成速度加快,程度加重。对于脑缺血患者,由于缺血区血管的通透性增强,甘露醇分子易由血管内进入缺血区细胞间隙,同时由于甘露醇不能够被代谢,过多的积聚导致逆向渗透,从而使缺血区水肿加重。临床动物试验也证实5次以前有降低脑压,减轻脑水肿作用。5-7次后水肿反而加重。
  ⑵颅内压反跳明显:当血液内的甘露醇经肾脏迅速排出后血液渗透压明显降低从而使水分从血液内向脑组织内移动颅内压重新升高。
  ⑶颅内再出血加重:以往的观点认为脑内出血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大约为30-40分钟,随着血凝块的出现而停止;但随着影象学的不断发展和CT、MRI应用于临床后发现,大约有38%的脑出血患者的血肿在发病后24小时内,尤其是在6小时内继续扩大其扩大范围是约为33%。除了与机体本身的因素外,主要与不恰当的使用甘露醇有关。甘露醇造成再出血的主要原因为①甘露醇使血肿外的脑组织脱水后,可使血肿-脑组织间的压力梯度迅速加大,脑组织支撑力下降,从而使早期血肿扩大;②另一方面由于甘露醇将脑组织液迅速吸收入血液内发生短时的高血容量,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加重活动性脑出血。

其脱水剂的应用原则是:
  (1)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和实际需要,决定脱水剂的用量和用法。并密切观察颅内压的动态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做到有效控制,合理用药。
  (2)有意识障碍者,提示病灶范围较大,中线结构已受影响,可给予20%甘露醇125毫升,静脉滴注,q4-6h,并观察病情和意识障碍的动态改变,注重用药后症状是否缓解,以便调整用量和用药间隔时间。
  (3)若病人昏迷程度加深,腱反射和肌张力逐渐降低,出现对侧锥体束征或去大脑强直样反应时,为病灶扩大或中线结构移位加重的征象。除应给予20%甘露醇250毫升静脉滴注,进行积极的脱水治疗外,并应加用速尿40mg,并可短期内加用地塞米松10~20毫克静脉滴注,每日1~2次,以上两药可同时或交替应用。
(4)临床症状较轻,病人神志清楚,无剧烈头痛、呕吐,眼底检查未见视乳头水肿者,尤其是腔隙性脑梗死或小灶脑梗死可暂不用脱水剂。
  (5)脱水剂一般应用5~7天。但若合并肺部感染或频繁癫痫发作,常因感染、中毒、缺氧等因素,而使脑水肿加重,脱水剂的应用时间可适当延长。
  应用脱水剂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是否已达到了脱水的目的,又要预防过度脱水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如血容量不足,低血压,电解质紊乱及肾功能损害等

总 结
  1:用药时机 不推荐甘露醇用作预防脑水肿。
  对甘露醇的使用时机还没有统一的观点,还有待于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
  随着CT和MRI的广泛应用,发现血肿明显扩大的患者比例较高。血肿的扩大至少与血压增高的程度、凝血功能、出血部位以及血肿形态等因素有关。而一旦怀疑有活动性出血,甘露醇的使用应十分谨慎。因为甘露醇使血肿以外的组织脱水后,可使血肿-脑组织间的压力梯度迅速增大,从而促使血肿扩张或加重活动性出血,导致临床症状恶化。有人建议脑出血患者首次CT检查后应采取积极的措施,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24~48小时后复查CT。若病情及血肿大小均稳定,则可使用甘露醇等渗透性药物,以帮助减轻脑组织水肿。目前,对甘露醇的使用时机还没有统一的观点,还有待于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我们认为对脑出血患者甘露醇的应用时机,应考虑患者病情及血肿的大小及部位等,注重个体化。
  对于脑出血:这个时间窗应是指从血管破裂出血开始到形成凝血栓子不再出血为止。在这段时间内应用甘露醇是危险的。因为高渗的甘露醇会逸漏至血肿内,血肿内渗透压随之增高,加剧血肿扩大,对脑细胞损害加重,并有可能酿成恶果。一般6h后使用,但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情况。只要有活动性颅内出血,甘露醇应用就是禁忌。
2:滴速问题
  滴速越快,血浆渗透压就越高,脱水作用就越强,疗效会越好。然而要注重患者的基础疾病。有心功能不全、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滴速过快可能导致致命疾病的发生。短暂的血容量升高可能引起急性心功能不全;过多的利尿可导致有效血容量不足,可引起血粘稠度增高,会引起急性心肌梗死、脑梗塞。过快的滴速可能对肾功能有损伤作用。一般要求在20min内滴完。要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而定。
3:用量问题
  甘露醇作为降颅压药应用于临床由来已久,但对其用药剂量尚有争论,目前有以下几种观点:
  1使用甘露醇主张大剂量1.0g/kg。Wise等曾认为大剂量1.0g/kg为有效剂量,有效时间为4~6小时。用***犬实验,通过监测颅内压发现甘露醇降颅内压最佳剂量亦为1.0g/kg,但有效时间90~120分钟。他们认为对重症颅内压升高的患者,如需要迅速有效地降低颅内压时,甘露醇剂量以1.0g/kg为宜,用药时间应在120分钟内重复给药。但也有人认为,甘露醇的剂量最大只能达每6小时1g/kg,没有必要再加大剂量或缩短用药间隔,超过此剂量不能增加脱水作用,而只能增加副作用。
2有人主张使用小剂量甘露醇(0.2~0.5g/kg)。认为小剂量甘露醇降低颅内压作用与大剂量相似,
且可避免严重脱水、渗透失衡以及在大剂量时发生甘露醇外渗。临床观察均发现采用0.5g/kg的小剂量甘露醇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疗效与大剂量相仿,且无毒副作用发生。采用首剂甘露醇0.75g/kg,以后每2小时给0.25g/kg或直到血浆渗透压超过310mOsm/L,这种有规律和频繁使用甘露醇,颅内压变化较平稳。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往往合并心肾功能的损害,大剂量甘露醇使肾血管收缩增加心肾负担。小剂量甘露醇扩容,利尿,扩张肾血管,对肾脏有保护作用,且小剂量甘露醇降颅压作用与大剂量相似,因此小剂量甘露醇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是安全有效的
  用量小脱水降颅压作用就小,用量大、滴速快其副作用就相应增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认真对待。小灶出血,可用20%的甘露醇125~150ml较快速静滴,每日2次或q8h。比较大的出血灶或严重的缺血性脑水肿可用到125-250ml q4-8h。并要考虑其基础疾病。有心功能不全、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倾向的要慎用。并根据不同情况适当加用速尿或/和白蛋白。假如患者有明显的心,肾疾病应优选速尿。一部分动物试验证实125ml与250ml其脱水作用无明显差异,但也有试验表明剂量大者脱水作用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有量效关系。最佳能够使病人血浆渗透压300-320mOsm/L之间
4:使用多长时间 一般7±3天,个别严重者14±3天
5:甘露醇的反跳机理及防范措施
  甘露醇的半衰期为(1.23±0.22)h,分布容积(Vd)为426.79ml,药物动力学特性表现在体内消除快,分布不很广泛。蔡明虹等[11]研究表明,脑脊液中甘露醇的排出比血清中甘露醇的排出慢,甘露醇可以透过血脑屏障,并在脑脊液中滞留,当血中甘露醇浓度降低时,脑脊液中甘露醇仍保持较高浓度,形成新的渗透梯度,从而引起脑压反跳。反跳时间多在给药后1小时。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高剂量组(760mg/kg)用药1~1.5小时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反跳现象,测脑脊液中甘露醇浓度(0.91±0.64)mmol/L;而低剂量组(400mg/kg)无反跳现象,脑脊液中甘露醇浓度较低为(0.65±0.53)mmol/L,且脑压下降百分率优于高剂量组。颅内高压患者静注甘露醇降脑压时,剂量以400mg/kg,输入速率不要超过50mg/(kg•min)为宜,这样既可达到最佳降压效果,又可防止脑压反跳。